欢迎来到百浩文档网!

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8篇

时间:2022-11-03 11:20:04 来源:百浩文档网

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8篇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观后感“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是2022年9月27日起在北京展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8篇

篇一: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观后感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是 2022 年 9 月 27 日起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展览。展览设序厅、中央综合展区、地方展区、展望展区、室外展区和互动展区 6 个展区,面积超过 3 万平方米,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 6000 多项展览要素,角度丰富、内涵饱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全景式、多角度展现了这十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变化与崭新面貌。

  从 2012 年到 2021 年,国内生产总值从 53.9 万亿元上升到 114.4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 16.98 万亿元增加到 31.4 万亿元……在展厅的中央综合展区,一艘“奇迹号”帆船模型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扬起的风帆上,一串串简洁的数字和一个个向上的箭头勾勒出新时代中国腾飞的轨迹。

  “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2022 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2.5%,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6 月份开始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这十年,中国这艘巨轮在时代的洪流中劈波斩浪、一往无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是当之无愧的‘奇迹号’。高精密机床主轴轴承和滚动功能部件、农作物良种和人工合成营养物质……在“奇迹号” 旁,名为“方寸之间”的陈列墙集中展示了我国在各领域自主研发的关键产品。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能够爬坡过坎的关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要求,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明显增强,实现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这十年,国资国企改革完成顶层设计,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 万户增长到 4457 万户。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10 年来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 34 位上升到第 11 位。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芯片模块、智能工业六轴机器人、5G 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演示……一个个科技感十足的实物、模型,体现了创新驱动带来的巨大动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新时代 10 年,老百姓的小日子越过越美。在展厅内,一些反映民生变迁的展板、展品让不少观众颇为感慨。在四川展区,人们通过照片看到“金通工程”构建起“班线公交为主、预约响应兜底”的乡村客运体系,奔驰在巴蜀大地上的“小黄车”打通村民回家最后一公里;在河北展区,从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效果图中,人们了解到“黑科技”正改变着日常生活…… 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也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展厅内,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感染着现场观众。在江苏展区的“今日开山岛”模型 前,人们聆听着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的守岛事迹,读懂什么是“坚守”;在“燃灯校长”张桂梅的照片前,人们体会着什么是“奉献”;在“草鞋书记”周永开的党费证前,人们感悟着“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 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机衔接起来,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我国已经形成100 多万亿元经济总量、14 亿多人口、4 亿左右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内需市场。基于国内大市场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全球要素资源整合创新,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最大化发挥。

  这十年,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公共服务中心实行“守信快批”审批,企业经营者仅用 1 小时就领到营业执照;安徽省芜湖港集装箱码头与上海洋山港实行“联动接卸、视同一港”新型海关监管模式……一个个生动实践,聚焦企业开办、运营、退出全流程各环节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

  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 2013 年的第 96 位跃升至最新的第 31位;引资规模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21 年实际使用外资 1.15 万亿元人民币,较 2012 年增长 62.9%;10 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49倍,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 6.1%。

  感悟非凡成就,昂首迈向未来。大家欣赏着、思考着,脸上的笑 容更加灿烂、脚步更加坚定。主题成就展凝聚人心,振奋人心,激发起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篇二: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

电视剧《我们这十年》非凡十年奋斗有我观后感 电视剧《我们这十年》由不同编导创作的十一个单元剧组成,在时空场域、叙事策略、人物塑造、镜头语言等方面各具艺术特色。这十一个单元剧既能独立成篇,亦能串联成珠,这种类散文化的整体架构,以“形散神不散”的精神内涵,指向共有的艺术特性——真实性与现实性,全剧通过“以小博大”的艺术手法,彰显了“非凡十年,奋斗有我”的主题立意。

   《我们这十年》没有正面强攻重大事件和显而易见的发展成就,主创以平视的镜头,聚焦了军人、教师、农创客、创业青年、小吃店老板、剧团编导、援外建设者等我们身边的平凡人物,从生活中淬炼原型人物的奋斗经历,通过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产生的思想、心理、情感共振,完成该剧对于主旨立意的艺术诉求。在《前海》中,观众从一个香港普通青年叶舟的励志之路,看到了香港回归后,在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香港同胞拥有和内地年轻人一样实现“中国梦”的机遇。在《一日三餐》中,似乎看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反腐倡廉的重大事件,但观众却由蔡五味肠粉店父女经营理念之辩,通过“一日三餐”肠粉店由高档酒楼改回大众小吃店的剧情演绎,展现了从严治党的“八 项规定”对于中国社会各阶层产生的深远影响。在《砺剑》中,以男主带领官兵历经艰苦的实战化训练,重振老虎团雄风的情节叙述,反映了新时代裁军、科技强军等一系列军改措施,看到了中国军队从战斗力到精神面貌带来的深刻变化。在《心之所向》中,藉由回乡女青年“农创客”的形象塑造,揭示了“新农村建设”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正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崭新风貌,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如何讲好十一个故事,做到平凡不平淡,这是最难的。该剧的突出艺术特色在于“写人”,既以小切口拉近与主人公的距离,又以繁华都市、偏远边疆、沙漠异域、市井百态、乡土风情等迥异的时空场域营造,给观众带来熟悉下的陌生感而增强观赏期待。看了《热爱》,你才发现在新疆的边远乡村,还有这样一群热爱足球的纯真孩子,其中不少的孩子通过执著的努力或走进了职业足球俱乐部,或迈进了高校的大门,在观看时自然地融入了孩子们的足球世界,被孩子们梦想成功的笑脸所感染。看了《一日三餐》,岭南肠粉的传统制作工艺,仿佛有了“舌尖上的中国”对美食探秘寻幽的意境,有一个普通老人对传统美食文化的坚守。看了《唐宫夜宴》,一下了解了主创抓住热点现象背后揭秘的良苦用心,挖掘了轰动一时的舞蹈“唐宫夜宴”,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赋予当下审美后焕发了勃勃生机。榨干水分的十一 个强情节故事以平凡中见奇隽的艺术构思,使全剧在新时代的昂扬精神中,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该剧将人物塑造与时代背景紧密勾连,强调人物之间的相互赋能。在《前海》中,香港创业青年叶舟,与深圳前海梦工场项目部主任之间上演了一段“千里马遇伯乐”的佳话。在《热爱》中,青年体育教师张雷在新疆伊犁加尕斯台镇中学“支教”中,被孩子们对于足球的热爱所打动,孩子也对这个汉族青年足球教练的认真执著所感染,孩子们通过努力实现了梦想,改变了命运,老师张雷也找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土壤而扎根于此。该剧正是通过这种彼此赋能的人物塑造,让螺旋上升的正能量随着剧情推进不断累积,通过量变至质变的励志剧情演绎,将“奋斗有我”的小我,裂变成“非凡十年”中无数怀揣“中国梦”的共我,这种类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移情、通感的艺术手法,在达成观众与剧中人物的心灵契合中始终产生着共鸣。

   电视剧《我们这十年》在“写人”中,非常注意以第三者的站位视角,以带有弧度而非直线型的叙事策略,多方位讲述故事,立体化塑造人物。在《沙漠之光》中,中国光伏发电建设者们在北非沙漠克服种种困难,为当地村民送去光明。主创没有简单“以我为主”去铺陈剧情、刻画人物,而 是引入“第三者”哈桑,通过哈桑父亲在外打工,家中只有他和爷爷相依为命,经济拮据而又舍不得卖羊的情节刻画,从侧面映衬了中国人到来后村子的变化。以村长为首的部分村民经历过所谓西方援助者的帮助,最后留给他们的是连棉花都无法种植的一地鸡毛,只有中国人不仅给他们建了光伏发电站、打了水井,更可贵的是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种通过第三者观察视角,对于中国“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解读,更加具有艺术层面的说服力。在《前海》中,以香港普通中年夫妇“爱之深责之切”的情感视角,见证儿子叶舟屡败屡战的创业之路。罗嘉良与柯蓝精湛的演技,将东方人内敛的情感表达,细腻而富有层次地刻画出来。这种情感站位的第三视角,在接地气的粤语台词、富有烟火气的市井生活场景中,更凸显了香港青年的奋斗精神。

   该剧还以剧中人物真实的内心写照直面了我们这十年社会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热爱》通过男主视角,真实再现边疆“支教”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唐宫夜宴》诉说了传统文艺团体在改制与市场冲击下的痛苦转型;《砺剑》更是直面军改前部队存在的“人浮于事”等问题。不回避问题正是为了展现剧中人物对于理想与信念的坚守,真实呼应该剧“非凡十年,奋斗有我”的叙事主题。

   正如《唐宫夜宴》单元剧中,女主通过博物馆中唐俑带来的启发,将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现代审美,从而编排出轰动世人的“唐宫夜宴”舞蹈一样。电视剧《我们这十年》准确把握了当下观众的审美趋势,从题材选择、艺术呈现、传播路径等方面,以十一个平凡而不平淡的故事见证了这十年中国人的精神向度,对于主题性影视剧创作带来了新的突破。

  

篇三: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

1 2021 特别节目非凡的领航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0 10 篇 《非凡的领航》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一 中国之“变” 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每天向世界展现着他不同的风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更是有目共睹,从贫穷落后到美丽富饶,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努力奋斗开创着属于我们的美丽中国。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证明着,并且在飞速奔跑,我们要傲立于世界之巅。

   科技发展之“变”,彰显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 2 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 商用加速推出......看得见的创造发明,看不见的科学技术,都在彰显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每一次的科技突破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每年颁布的各类科学成就奖,都是在告诉我们,我国的科技水平在不断地提效增速。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离不开前辈的兢兢业业,正是无数的前辈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埋头钻研,就是他们这种“无我”精神成就了一次次的科研项目的成功问世。

   基础设施之“变”,呈现惊艳全球的“中国制造”。今天的中国,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新技术、新手段得到大量应用,基础设施功能日益增加,承载能力、系统性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光纤宽带深入千家万户, 能源、水利、通信、交通等设施网络覆盖广、通达深;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连通三地;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 2 号洞,在“稀饭里”打隧道变成现实;“复兴号”——全球高铁动车的标准车组„„正是一座座中国桥,一条条中国路,一个个中国港,一张张中国网,让天堑变通途,让“中国制造”惊艳全球。

   民生工程之“变”,创造举世无双的“中国奇迹”。民生工程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现在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 100 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将迈上 1 万美元的台阶;全国将有 340 个左右贫困县摘帽、1000 多万人实现脱贫;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了,老百姓常用的许多药品降价了,网络提速降费使刷屏更快了;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厕所革命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正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构建起一个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奇迹”。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动员令”已经发出,“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出征号”已经吹响。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满载着 2020 年的丰收喜悦,坚持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继续用奋斗书写中国之“变”。

   《非凡的领航》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二 “2021 中国号”列车承载希望奔向未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即将到来的 2021 年是“十四五”的开局 之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年轻干部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唯有笃定目标排除疑惑,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以“把责任扛在肩上”的使命,只争朝夕再奋斗。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年轻干部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营造一方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新时代新任务,没有哪项轻易就能完成。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年轻干部要不断更新知识、拓展能力,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俯下身子,不做黄鹂鸟,争当拓荒牛,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气势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毅力,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开创干事创业新局面。

   以“把困难踩在脚下”的豪迈,重整行装再出发。从 42 年如一日扎根边疆教育一线的张桂梅,再到积极投身家乡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事业的张小娟,都始终秉持艰苦奋斗的朴素作风和“本领恐慌”的高度警惕,在敬终如始的克难攻坚中书写青春华章。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年轻干部要主动到艰苦岗位当“热锅上的蚂蚁”,在与困难斗争的过程中练就钢筋铁骨,不负时代召唤不负人民期待。在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时要坚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理念,以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将工作做到极致、力求完美。

   以“把人民记在心中”的情怀,初心如磐再奉献。真情是“驱动力”,实干是“试金石”。老百姓最看行动、最认实效,任何豪言壮 语都不及干事有分量。从将“党是一生的追随”作为座右铭的周永开,到“把一切都献给党和祖国”的卢永根,再到旗帜鲜明跟党走的加思来提·麻合苏提,优秀共产党员无一不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员的初心不改、信念不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年轻干部把为民情怀写进群众心坎里,需要我们以扎实的行动来诠释,用无悔的奋斗奔向未来。

   为百姓过上美好生活插上“腾飞的翅膀”,是“2021 中国号”列车承载的重要使命,更是困难群众的殷切盼望。“2021 中国号”列车会日复一日不断穿梭于中华大地,沿着窗外的绿水青山,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搭载着中华儿女的希望与寄托一路前行,奔向美好、奔向未来。

   《非凡的领航》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三 嫦娥五号背后的“四个中国” 12 月 17 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这标志着嫦娥工程第一阶段——“无人月球探测”阶段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为二期“载人登月”和三期“建立月球基地”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背后展现出的“四个中国”是我们开启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底气,更是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的动力。

   “精神之中国”——丹心从来系家国。在嫦娥五号最后返回大气层阶段,使用了一项我国独有的技术——太空“打水漂”技术,这个设想是钱学森先生提出来的,也就是著名的“钱学森弹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苏联等国对这个设想进行了很多次的技术验证, 但是它们的目的是把这项技术用在洲际弹道导弹上,对别的国家进行核威胁,但最终都没有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而我国的科学家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和实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一茬接着一茬做,努力攻克每一个技术难题,最终掌握了“钱学森弹道”的核心技术,并成功运用到探月领域,解决了从月球“回家难”的问题。嫦娥五号的成功是科学家“丹心从来系家国”的集中体现,是爱国主义信仰的伟大胜利,是“精神之中国”最本质的内涵。

   “力量之中国”——人间正道是沧桑。嫦娥五号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程度极高,集成难度极大的系统性工程,最能体现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经过 70 多年的披荆斩棘和风雨兼程,我们开创了世界上公平和效率程度最高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教育革命,培养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人才,完成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任务,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打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创新体系,这些都是中国力量的基础,也是中国力量的象征。只有我们这样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融入到民族血脉和基因里的国家,才能全部具备嫦娥五号所需要的制度体系支撑、物力财力基础、人力智力储备,才能使得嫦娥五号顺利完成在月球取壤任务并顺利返回地球的目标。

   “创新之中国”——敢叫日月换新天。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新中国的航天史就 是一部自主创新史,航天人秉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精到强,一步步完成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蜕变。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即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与精准入轨,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返回,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每一项创新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是他们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结晶。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要学习他们创新拼搏,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科学严谨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才能解决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自我革命和社会进步。

   “青春之中国”——直挂云帆济沧海。从 11 月 24 日嫦娥五号发射升空到 12 月 17 日返回器安全着陆,这 23 天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屏幕总能看到许多年轻航天人的身影。北京总调度刘建刚今年 31 岁,长征五号火箭总控系统指挥徐文晓 26 岁,嫦娥五号任务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周承钰 24 岁,嫦娥五号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平均年龄只有 33 岁,这种人才盛况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航天团队中都不可能出现。昔日,无数前辈们用他们的青春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基,今天,同样有一群年轻人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大梁。有了这些青春力量的接续奋斗,我们才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我们指出了奋斗的途 径和方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不会是一片坦途。我们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发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打造民族创新的高地,以青春之激情,积蓄改天换地的力量,完成我们的历史任务,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实现国家的梦想。

   《非凡的领航》观后感心得体会篇四 感悟抗疫斗争中的中国精神 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9 月 8 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应当说,这次抗疫斗争,检验了我们党的组织力、领导力,检视了党员干部的向心力、战斗力,证明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力、凝聚力,抗疫斗争让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更加熠熠生辉、炫彩夺目。

   中国精神,彰显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我 们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的抗疫斗争所展现的中国精神,充分蕴含了民族团结、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包含了攻坚克难、砥砺前进的时代精神。应当说,中国精神是在这次突发重大疫情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显示了重要的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力量,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是胜利之源、活力之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 3 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体现的是党领导的力量、人民团结的力量,是上下同欲、团结一心的力量,是白衣执甲、各业驰援的力量,集体中展示的中国人民的力量。拥有上千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仅用十几天就建成,三个星期内建成 16 家方舱医院,大量医务人员、医疗设备、防疫物资源源不断地集中到武汉和湖北,46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 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 65 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疫情防控彰显我国的制度优势、行动能力,真正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如此,形成全社会的团结一致、协同高效,才有了抗击疫情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应当说,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党员干部的英勇奋战、中国各族人民的英雄气概,共同汇成了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是我们取得胜利、战胜困难的胜利之源、活力之泉。

   中国担当,折射大国风范、大国情怀,是应有之义、无疆之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大道不孤,大爱无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毫不犹豫投入抗疫国际合作,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大国担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最大能力将医疗物资运往全球各地,有力支持援助了全球疫情防控。人类是相互依存、普遍联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以大国风范、大国情怀,彰显大国担当,为世界抗疫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力量,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

篇四: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

学习《百年奋斗启新程、非凡领航、非凡成就 就 》心得体会 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百年奋斗启新程、 、 非凡领航 、非凡成就 》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取得了丰硕的重要政治成果,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重点,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特别是《决议》历史性地指出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取得了丰硕的重要政治成果。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重点,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特别是《决议》历史性地指出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党中央有核心、全党有核心,党才有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作出了“两个确立”的论断,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 xx 说:“‘两个确立’带有全局性,具有决定性。之所以说它带有全局性,它会影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方方面面;之所以说它带有决定性,因为它非常重要,一个政党不能没有坚强的核心,有了坚强的核心,我们党无往而不胜,这是我们一百年历史经验的结论。”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主任 xx 说:“第一个‘确立’反映了一种历史规律,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主动的一种掌握,也反映了我们党的一种历史意识的集中呈现;第二个‘确立’讲的是思想层面的,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之下,我们才有可能战胜新时代前进道路上的重大困难、风险、挑战。这两个‘确立’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践价值。”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

   “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任务异常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很多困难,应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我们创造了新的历史业绩,开创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局面,实践证明核心至关重要,指导思想至关重要。” 让我们把目光回望九年前,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阶段、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变动荡。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时代之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来解决时代之问,回应实践诉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战胜国内国际的挑战、在这种伟大斗争过程中创立起来的。”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主观臆断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推动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丰富实践,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全会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科学判断,在我们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原创性,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积累形成的,是实践和智慧的结晶。” xx 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 xx 说:“我们强调新发展理念,要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坚持系统观念,这些都是我们发展的一些新理念,都带有原创性,都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都是在解决现实问题当中新的理论创新。同时,我们强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这都是我们新的战略,所以这些都是对时代课题的明确回答。体现了他对时代局势的把握,对实践深刻的洞察,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 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评价,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新的飞跃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运用的典范,富含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具有长期的指导性。” “这在党的指导思想发展上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重大创新,对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将起到强有力的思想引领作用。” 有坚强的领航核心掌舵定向,才能无惧风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全会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以及外交工作 13 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的成就和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 xxx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从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到带领全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果断决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事实雄辩证明,自从有了‘两个确立’以后,我们党的事业发展得更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得更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望实现得更广泛、程度更高了。可以想象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在新的征程上,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过程中,‘两个确立’必将发挥出更加强大的精神指引力量。”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光明前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才能进一步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篇五: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

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第一集《掌舵领航》观后感 1 近日,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播出第一集,片中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和人民的“领航者”,带领全国人民经历大战大考,一次次将“不可能”变为“一定能”的动人事迹。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不惧、不弃、不停的担当精神。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排头兵”“领头羊”,要传承发扬“三不”精神,迎难而上、乘胜追击,以昂扬斗志共赴“十年之约”。

  “不惧” ——。

  勇敢如斯,丹心照汗青。“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才能担当”,《领航》中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以身许国”的真挚话语,体现了一名党员干部无私无畏的家国情怀。“无畏”素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标识”,从革命初期舍身炸碉堡的人民英雄董存瑞,到新中国成立后用生命保卫祖国蓝天的飞行员王伟,他们用实际行动刻画了共产党员大无畏的风骨和品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坚定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在新冠疫情中“舍我”逆行,在洪涝灾害中“舍身”救援,在戍守边疆中“舍生”固土,勇敢如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向全世界展示了独有的“红色信仰”。未来不会总是平坦,新挑战、新机遇接踵而至,党员干部们要继续传承这份“不惧”的勇 气,用坚定信念攻克难关,用无私无畏打败困难,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家国情怀挺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不弃” ——。

  团结如斯,一个都不少。“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从抗战时期的国共合作,到后来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团结就是力量”,以共同奋斗取得全面胜利。在和平年代,团结不仅体现在立场和观念的一致,更体现在物质、文化的共享和生活水平的共同提升。多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翻高山、走险路,足迹遍布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带领全党全国人民顽强努力,“先富带后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声声响亮的口号振奋人心,“大山的女儿”黄文秀、沂蒙红嫂的“宣传员”丁淑萍……一个个奔忙的身影令人热泪盈眶。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团结拼搏下,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将这份“团结的力量”延续下去,坚持“人心齐,泰山移”,精诚团结,勠力同心,合力推动中华民族的巨大航船穿越波涛、驶向复兴。

  “不停” —— 奋斗如斯,有志事竟成。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共产党员的永恒课题,也是党和人民取得如今美好生活的制胜密码。从古至今,没有哪一场胜利是能够“躺赢”的。古时秦朝厚积薄发,夙兴夜寐,最终得以一统天下;清政府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换来了八国联军血洗中华的屈辱。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奋斗脚步不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嫦娥”“天问”相继 升空、“中国芯”“数据港”“C919 大飞机”等“硬核”技术飞速发展、“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相继崛起、“一带一路”倡议连接起世界上最壮美的经济走廊……这一个又一个的成就汇聚在一起,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之成功绝非“偶然”,是党和人民不懈努力成就的“必然”。当前,“十年之约”即来,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坚定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直面考验攻坚克难,抢抓机遇务实重干,以奋斗之姿写好新的“时代答卷”。

   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第一集《掌舵领航》观后感 2 近日,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引发收视热潮。第一集《掌舵领航》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智慧、人民情怀和远见卓识。“十年路,百年潮,千年梦,历史记录人民创造,山河见证掌舵领航。”伟大的时代呼唤我们不负“掌舵”向复兴。广大党员干部要扛起时代新使命,在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上,笃定前行、行稳致远。

  扛起时代新使命,无私奉献,守好“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就是共产党人心中的“国之大者”。战争年代,革命先烈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两弹一星”“抗美援朝”等系列壮举打开了新中国建设新局面;改革开放时期,一项项改革举措推动中国发展日新月异;步入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人民的爱,始终是党奋斗拼搏的“动力源泉”。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广大党员干部要扛起时代新使命,守好“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必须始终无私奉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勇前行的方向,始终与人民同心同向同行。

  扛起时代新使命,实干苦干,走好“宜将剑戟多砥砺”的奋斗之路。使命呼唤担当,担当要靠本领。要练就不负时代所托的真本领,必须躬身实践,真抓实干、埋头苦干。73 年披荆斩棘, 从积贫积弱的“烂摊子”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肩挑背扛”到“智慧种田”,从“靠山吃山”到“金山银山”……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创造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奇迹。继往开来踏上新的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扛起时代新使命,就要立足岗位职责,实干苦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偏向虎山行”的闯劲,学好理论和业务知识,虚心拜群众为师,勤于实践,勤于思考总结,把工作抓深、抓实、抓细,用拼搏奋斗谱写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新华章。

  扛起时代新使命,修身正己,走稳“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光明正道。廉洁清正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从政之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底线意识,做到绷紧心中之弦,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人,要遵守党纪,带头遵守国法。要老老实实,清清白白,对党绝对忠诚。共产党人焦裕禄清白持家,不利用手中权力为儿女搞“特殊”,不让自己的孩子看免费电影。要扛起时代新使命,走稳“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光明正道,就要学习先进典型,“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自警自律,刀刃内向,自我革命,勤掸思想“灰尘”,永葆清廉本色,筑牢纪律规矩意识、拒腐防变思想堤坝,始终做到“清风两袖”,一身正气好为官。

   以下内容供参考: 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观后感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宣部联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单位共同摄制 16 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

  《领航》聚焦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走过的非凡壮阔历程,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彰显的强大真理力量,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生动呈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和良好精神风貌。

  。

  第一集:掌舵远航。本集聚焦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无畏担当、人民情怀、宽广胸襟和非凡韬略,深刻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在长期实践中、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形成的,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是党和人民的共同意愿。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担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的步履遍及全国许多城乡、厂矿、学校、 社区,问冷暖、看谷仓、揭锅盖、唠家常。让人民生活幸福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一件件、一桩桩,他都时刻记挂在心中。

  2021 年 11 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二集:科学指南。本集聚焦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深刻反映这一思想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方位,科学回答重大时代课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凝聚和激励亿万中华儿女砥砺奋进注入了不竭动力。

  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也由此展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互促进、彼此辉映。从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到五中、六中全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子布势、渐次展开。

  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取得重大成果,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呼之欲出。党的十九大郑重提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如同新的时代不会在缺乏历史主动精神的自然演进中到来,新的思想也绝非于轻松随意的弹指间创立。党的十八大后,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敏锐洞察、深入调研,他的调研足迹越走越深。

  就各方反映的重大问题及时作出指示批示,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生动体现了决策者的敏锐果敢,也体现了民有所呼、必有回应的情怀。

  理论指引着实践,实践催生着理论。随着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集中全党智慧,不断研究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并作出部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第三集:逐梦先锋。本集聚焦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深刻反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1943 年,在北平西南的大山里,一个叫曹火星的年轻人谱写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朴实的歌词,通俗的旋律,唱出了百姓的心声,唱出了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也唱出了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逻辑。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一声同志,一生信仰。从 1921 年的 50 多名党员到 2021 年底的 9600 多万名党员,我们的队伍越来越长,我们的步伐越来越坚定,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人民越来越幸福。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维护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制度是关键。一系列基础性、战略性、创新性举措相继推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全党共识和行动自觉。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不仅体现在机构职能体系中,更反映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第四集:发展变革。本集聚焦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深刻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把握大势,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16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 大会上发表讲话:“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我国科技工作者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超级计算、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勇于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成果。

  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从 11 万亿元增长到超过45 万亿元,将东部算力需求有效引导到西部,“东数西算”应运而生,为数字经济搭建了“新底座”,成为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战略,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如今,我国已从单纯的从东至西的梯度发展战略,转向开发、开放东西双向进行。经济带、城市群、都市圈正以点带面、以圈带群,打通全国区域经济发展脉络,打造我国协调发展新格局。

  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发展理念的变革,推动着实践的创新,绿色正在成为各地发展的新时尚。

  开放也让中国发展迈入新天地。2017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释放各国发展的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人民正在书写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第五集:改革攻坚。本集聚焦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深刻反映新时代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篇六: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

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大提高、生态环境有了大改善,民生发展不断提质增效,真真切切、可触可感的变化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乡村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力量澎湃涌动。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从“中国这十年”里体悟非凡的“中国力量”,读懂发展的思路理念、精神力量,将之转化为新征程上的拼搏奋斗,接续再立新绩、再创新功。

   读懂“迎难而上”的火热干劲,体悟“化挑战为机遇”的中国力量。迈上崭新台阶先要“爬过坡”“迈过坎”,提振发展动能先要“啃硬骨”“下深水”,唯有主动迎难而上、向难而进,才能将所面对的考验和挑战转化为机遇。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地、深挖发展的内需潜力,在防控上科学精准,在发展上统筹兼顾,以信心和决心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护航”。从“中国这十年”,我们能够读懂迎难而上、转危为机的信心和决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担当回应时代,立足岗位锤炼 大本领,打跑“拦路虎”、练好“真功夫”,以实践中的历练促能力水平的提升,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将赶考路上的挑战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机遇和力量。

   读懂“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体悟“化初心为行动”的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的质量、发展成色不断提升,从衣食住行的全面保障到“米袋子”之足、“菜篮子”之丰,从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到乡村振兴的发展蓝海,民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和全方位的跃升。在发布会上,用了“一个历史性、三个全方位”总结了十年来我国在民生建设上的巨大成就。十年时间里,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医疗教育事业、交通网络建设上不断提升质效,从“家门口”就业到粮食的连丰,从创业平台的搭建到数字化发展的普及,既注重全方位的提升,也注重细节上的增色,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从“中国的这十年”里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坚定不移的行动,党员干部要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把初心化为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读懂“自主创新”的主动精神,体悟“化难点为突破”的中国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科技的力量和作用越来越显著。发布会上用了“进步最大、提高最快的十年”来形容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用“历史性、 整体性、格局性”三个词来形容我国科技事业的巨大变化,科技的发展背后与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密切相关,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越走越宽广。数据显示,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 1.91%提高到 2.4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 34位上升到第 12 位,更在高速铁路、5G 网络、载人航天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要从难点中求突破,在干事创业上有久久为功之心,坚持“化淤为疏”为事业发展注入长久动能,在创新中谋发展,在进取中创成果。

  

篇七: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

“我们这十年”主题宣传片《中国跨度》观后感 近日,“我们这十年”主题宣传片《中国跨度》震撼发布。这十年,国之重器和超级工程频频迎来高光时刻,从“福建”蛟龙出海到“天问”驰骋星河;从嫦娥奔月到羲和逐日,从天山之上,“雪域天路”连通南北疆、贯通幸福路,到伶仃洋里,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将大湾区一体联结……中国智慧和力量跨越时空、突破极限。“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让我们从“十年跨越”中汲取“非凡力量”,不断激发奋进之力、突破高远之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铸就“沧桑巨变”,从“十年跨越”中汲取“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不屈力量。十年非凡跨度,神州大地沧桑巨变,中国式浪漫接连上演。仰望星空,“风云”“北斗”漫步星辰,天舟四号成功“发货”;俯瞰大地,“复兴号”飞驰在广袤大地上、“中国智造”迈向尖端;曾经遥不可及的碧波浩瀚,如今“蛟龙”“福建”入海遨游……“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中国肩负起时代使命与历史重担,向未知的空间开拓、向科技的极限求索,不断踏上“最高处”、征战“无人区”,展现了中华民族挑战极限的胆识、魄力与智慧。新时代的我们当汲取坚韧不拔、攻坚克难、勇于跨越一切的非凡力量,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意志、“千磨万击还坚 劲”的不屈力量,奋楫扬帆逐梦新的征程,创造越来越多的“中国奇迹”及“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

   托起“民生幸福”,从“十年跨越”中汲取“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力量。天地之大,黎元为本。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重大成果,无一不是“为国为民”,从世界海拔最高民用机场,让“世界屋脊”走向世界,到雪域高原上称为牧民“灯塔”的加油站,再到被誉为珠峰“生命信号”的 5G 信号塔……悬崖深涧的悬索大桥,茫茫戈壁的光伏电站、崇山峻岭的巍巍铁塔,托起了民生梦想、补齐了民生短板、提高了民生质量。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十年跨越”中汲取“以民为本、枝叶关情”的为民力量,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人民至上”,牢牢把握民生改善的“支撑点”、当好人民群众的“顶梁柱”,始终同人民心连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铸就人民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引领“时代方向”,从“十年跨越”中汲取“同舟共济扬帆起”的团结力量。凝心聚力共奋进,同心筑梦谋新篇。中华民族和衷共济、自强不息的先锋力量始终引领着“时代方向”,推进美丽中国加速前行。这十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砥砺奋进、攻坚克难,不断刷新着中国跨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速度,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世界奇迹。从北国山麓到南海礁屿,从西部高原到东方 沃野,亿万儿女都能触摸到真实的幸福感,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跨越。“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同舟共济者赢。”新的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团结精神,上下同心、和衷共济,蓄足“人心齐、泰山移”的团结之力,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一往无前的团结力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共同书写崭新的时代篇章。

   “我们这十年”主题宣传 片《中国跨度》观后感 近日,“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主题宣传正式启动,首个宣传片《中国跨度》重磅发布,回顾十年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每一个书写奇迹的跨越瞬间。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回首十年,殊为不易,我们问鼎苍穹、征途寰宇,飞天遁地、跨山越海,“中国跨度”重新定义时空。众多重大工程和标志性成果,从不同维度,镌刻下国家发展的坐标,为我们带来“当惊世界殊”的底气。

   “中国跨度”里彰显“民惟邦本”的民生温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发展不仅是国家的宏大叙事,更关乎百姓个 体的福祉利益。十年之间,一个个民生大国工程崛地而起,蜿蜒于崇山峻岭的高铁火车、巍然矗立在戈壁村庄的通信基站,高原天堑里的康庄大道、戈壁荒滩兴起“光伏海洋”……人民二字已深深镌刻在中国大地上,共产党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永恒的追求,亿万人民身边具体可感的改变成为非凡十年中最扣人心弦的乐章。放眼未来,越来越多的大国工程立足补齐“民生短板”、提高“民生质量”,惠民脚步越来越快,惠民之路越来越宽,织就出五彩绚烂的美好生活画卷。

   “中国跨度”里彰显“踏破万重山”的求索高度。十年风雨兼程,我们踏过烟云万千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项项重大工程标注中国向上求索的高度:“风云”“北斗”漫步星辰、“蛟龙”入海遨游、港珠澳大桥跨海贯通、“复兴号”飞驰在广袤大地上、中国人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从无到有,从有到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跨越,见证着国家发展的壮阔进程,凝聚着中国力量。加快创新创造步伐,用科技的伟力向更高目标推动,共创迈向复兴的光明未来,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创世界一流的坚定志气,泱泱大国将不断创造新的精彩。

   “中国跨度”里彰显“握指成拳合力干”的动员力度。这十年,我们完成了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海底电缆海南联网工程等等,充分展示出大国风范, 成为新时代的崭新标志。这些工程建设奇迹、技术创新奇迹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着眼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棋局。“众人拾柴火焰高”“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人民流淌的坚忍担当、同舟共济的品格基因,也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动员基础。踏上崭新征途,只有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弯道超车。

   以十年为跨度,中国在不断奋勇前行,气势如虹的跨越步伐从昨天走向明天,走历史走向未来。加油、努力、再跨越!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伟大的时间长河里再创下一个非凡十年!

篇八: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

专题片《领航》第七集观后感 2022 年 10 月 11 日晚上,央视播出了十六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的第七集--“良法善治”。该片聚焦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的坚实步伐。

  影片开头,2018 年 3 月 17 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宣誓,这是我们国家第一位进行宪法宣誓的国家领导人,这一刻、这个画面将永远记载在、永远定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治史册上。铮铮誓言体现了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对《宪法》的尊崇,体现了国家工作人员对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郑重承诺。

  2014 年 10 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20 年 11 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理念、思想、目标不断确立,法治中国建设随之磅礴展开。

  2021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从公民的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从物质生活到精神领域,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基本依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成为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犯罪形态。公安部门出台实施多项举措,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通往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变立案审核制为立案登记制,确保有案必立;员额制改革让全国法官、检察官重新“洗牌”,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设立巡回法庭,将审判重心下移,把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方便群众诉讼。为切实解决执行难,司法机关不断健全完善长效机制,让失信被执行人“寸步难行”。

  2021 年 6 月,“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正式实施,随着全民普法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全社会法治意识明显提升,全民守法的氛围越来越浓。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稳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坚信:良法善治安天下,良法善治促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老百姓会越来越深刻地亲身体会到这一点。

   法官助理观看专题片《领航》第 4 集有感 近日,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隆重推出,我跟着镜头看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将老百姓的一个个“小梦想”变成“幸福梦”,这也让我回想起从少年到青年的所喜所盼、所感所悟。

  《领航》第 4 集“发展变革”,用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清楚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是繁荣昌盛的十年,是百折不挠的十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基层有着特殊的情感。2015 年,大学毕业后的我怀着对法律的敬畏来到了 xx 铁路运输法院工作,2017 年,响应自治区党委的号召,我去了 xx 地区 xx 县 xx 村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在支教期间,我亲眼见证了村里的孩子从吃不饱、穿不暖、无学可上,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的转变。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造出的精彩蝶变。

  支教结束后,我回到院里开始了书记员的工作,基层法院的书记员工作是忙碌的,每天接到新案件就开始排期、制作传票、及时与当事人沟通联系,安排双方调解,还要抽出时间送达文书、整理卷宗。平凡而又繁杂的工作曾一度让我迷失方向,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总是激励着我阔步向前。后来,我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了一名法官助理。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警,我会主动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弘扬斗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不断提高本领,主动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新时期和新征程上有所建树,有所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观后感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宣部联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单位共同摄制 16 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中走过非凡壮阔历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矢志艰苦奋斗,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争取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从《领航》中感悟。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的信念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领航》纪录片, 前三集,用简洁有力话语,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领我们党在危机中与变局中谱写崭新篇章的伟大成就。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从抓紧抓实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万无一失到举办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从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 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一个先进、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沧海横流有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政治本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从《领航》中感悟。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领航》 第六集“人民民主”为我们生动描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缩影。无论是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总书记就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还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作出重要指示,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亦或是今年辽宁之行中指出,要让老百姓体会到党始终在人民身边……我们党正因为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密切与人民的党民关系、鱼水关系,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主动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从《领航》中感悟 。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拼搏力量。“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领航》第 第 4 4 集“发展变革”,用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清楚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是繁荣昌盛的十年,是百折不挠的十年。从神舟飞天到嫦娥探月,从“北斗”组网到“天眼”巡空,从高铁奔驰到航母下水……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成果,既少不了共产党人的披荆斩棘,更离不开中华儿女的接续奋斗。“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党员干部要主动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弘扬斗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树立必胜信心,正确好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主动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党员干部观看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观后感 10 月 8 日,16 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聚焦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走过的非凡壮阔历程。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作为新时代发展主力军的青年人,要接好“接力棒”,当好“接班人”,大力弘扬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崇高品格,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与捍卫“中国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绽放“我”的青春之“美”。

  以“无我”之境界绽放青春“无私美”。人们常常赞誉共产党员是以“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之所以特殊,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永远将人民利益视作首要之事。从“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的周恩来,到“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焦裕禄,再到“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廖俊波,中国共产党人将无私的品格一代代传承下来,创造出了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业绩。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个人“小我”融入党和人民的“大我”之中,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多打“国之大者”的大算盘,少算个人利益得失的小账,要坚持“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纯真,心无旁鹫地为党和人民做事。

  。

  以“有我”之信念绽放青春“奉献美”。“鲜衣怒马少年时,挥斥方遒报家国”。革命战争时期,35 岁的杨靖宇,31 岁的赵一曼,29 岁的江姐,26 岁的邱少云,年仅 15 岁的刘胡兰,以铮铮 铁骨奉献了生命和热血。和平年代,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 33 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 35 岁,抗击新冠疫情中近一半是“90 后”“00”后,他们以赤子情怀奉献了初心和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奉献精神,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脚踏实地为群众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忧。要胸怀大爱、忘我奉献,让青春之梦想融入伟大中国梦,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人生华章! 以“非我”之勇气绽放青春“担当美”。青春何以出彩?唯有在事业中尽情绽放;青春何以厚重?唯有在历史潮流中担当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青年”,他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当代青年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要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赤诚担当,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执着担当,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绝担当,躬身实践,成为责任担当的体现者和践行者,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推荐访问: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 观后感 非凡 成就

【非凡十年成就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1.2024年勇敢传说观后感11篇

2.花木兰观后感合集4篇(全文完整)

3.嗝嗝老师影片大学生观后感4篇(精选文档)

4.2024城南旧事观后感,《城南旧事》,观后感14篇

5.2024年流浪地球灾难片观后感笔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