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浩文档网!

哲学与幼童读后感9篇

时间:2022-12-07 18:30:08 来源:百浩文档网

哲学与幼童读后感9篇哲学与幼童读后感  孟子译注  读书笔记  在《读书笔记》一篇里,作者提到,写读书笔记,是学会读书的一个标志,而要养成这个习惯,需要一个过程。最简单的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学与幼童读后感9篇,供大家参考。

哲学与幼童读后感9篇

篇一:哲学与幼童读后感

  孟子译注

  读书笔记

  在《读书笔记》一篇里,作者提到,写读书笔记,是学会读书的一个标志,而要养成这个习惯,需要一个过程。最简单的读书笔记是“摘抄本”即摘抄佳句,天天读天天记;进一步的读书笔记是把“摘抄本”变成“对话录”,也就是在摘抄下来的佳句警语后,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或同意,或反对,或延伸,或加以消化。这种笔记是读书人进入到自觉自主学习状态的标志;接下来,就能写“心得式”笔记了,不用再摘抄原文,而是直接把自己每天的读书心得写下来,这样日记月累,就成了一本本读书笔记。如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王夫之的《读通鉴论》,钱钟书的《谈艺录》《管锥篇》等。

  今天我在这里摘录笔记,应该算是最简单的“摘抄式”笔记了。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加深印象,在引导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购书时,针对性能再强一些,对读书的态度把握的更准确些。尽管是摘抄,但和以往看过一本就丢开相比,我也在进步着。

  推荐书目

  在“儿童不宜读经”一篇里,作者推荐给孩童的书是《孔子的故事》(李长之),《孟子菁华》(沈蘅仲),《唐诗逊(马茂元),了解《老子》《庄子》不妨从蔡志忠的漫画看起。不过,儿童最基本的读物是儿童文学作品。

  2016

  /6

  在“背诵篇”里,作者建议,对中学生而言,《论语》可以读一点,因为里面有孔子与学生平等而有趣的对话。《孟子》也可以读一点,因为他能言善辩。《庄子》更可以读一点,因为想象力太丰富了。

  在“中西文化及其经典介绍”一篇里,推荐的是《国学常识》(曹伯伟),《中国的智慧》《中国文化概论》(台湾韦政通,岳麓书社),“经书”中,值得一读的是《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左传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论语今读》(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诗经逊(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

  “史部”中,值得一读的是《史记逊(王伯祥,人民出版社)

  “子书”中,值得一看的是《老子今译今注》《庄子今译今注》(陈鼓应,中华书局),《世说新语》是阅读和写作的典范,《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上海古籍出版),《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中华书局)。

  “集部”的书中,《文逊俗称《昭明文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最好一部文学总集。

  “诗”“文”中,值得一看的是《陶渊明集》(逯钦立,中华书局),《唐诗逊(马茂元,上海古籍),《宋诗选注》(钱钟书,人民文学出版),《唐宋诗举要》(高步瀛,上海古籍),《宋词三百首》(朱祖谋,上海古籍),2016

  /6

  《唐宋名家诗逊《近三百年名家诗逊(龙榆生),《宋诗臆说》(赵齐平,北大出版社)。《古典文学鉴赏论》(刘衍文,刘永翔合著,上海教育出版),《莫砺锋诗话》(莫砺锋)。

  古文的选本。《古代散文逊(三册,人民教育出版)。

  明末小品文《陶庵梦忆》(张岱)。

  明清笔记小说《聊斋志异》《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其中,《聊斋志异》最好。

  《知困录——中学文言文备课札记》《知困录——中学古诗词备课札记》(沈蘅仲,上海教育出版)

  《三联精逊丛书(三联书店)

  在谈到诗歌教育时,作者提出的个人意见是:21世纪以人文本的“诗教”,应围绕三个维度来发展,一是发展语言修养,二是发展情感世界,三是发展想象空间。诗歌的力量就是使人之常情提炼成纯洁无暇的结晶体,使它长留在我们心中,常常得到慰藉,得到鼓励,得到排解,得到共鸣,如有诗情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如何痛苦坎坷,他的心是不会孤独的。

  看到这里,我的心砰然心动,从《365夜儿歌》到《喜欢你,狐狸》,这些年来,一直要求斐儿读儿童诗,如今,看到她知足爱笑的神情,看到一些景物,脱口而出诗一样的语言,心中总是感到无限欣慰。这样的舒心,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但却真真实实温暖着童心,母心。确实,如作者所2016

  /6

  言,人生是劳累的,但只要心底有那么一点诗意,就能安居在这大地上。

  在“同家长谈心”一章里,作者谈到:教育子女要顺其天性,不能强求,一个人的未来,应该由自己设计,我们所能做的是培养他们基本的力量——胸襟和眼光。

  在”同家长谈读书“一篇里,探讨的一个话题是“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是为了明理,是为了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与时代不会脱节的明白人,一个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不断进行思考的人,因为书中有学问,有道理。

  读书是一种对话,与古今中外有学问有知识有道理的人对话,不断地读书就是不断的对话,读书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地与作者对话,你的知识在对话中增长,你的修养在对话中提高,你的思想在对话中充实,你的情感在对话汇总丰富,由于不断地对话,一个孩子成长了,长成一个知书达理的人。

  真正的读书,应该是透过书本,面向整个社会,自然与人生。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涵泳在童话和儿歌的世界里,每天都能接触许多童话人物,他是幸福的。到了初中,他能涵泳在少年文艺,科幻小说,历史故事中,对他的成长也大有好处,进入高中,他又为自己设置可一个世界文学,古典诗词,科技常识,社会心理读物的小书架,可以随意地在其中漫游2016

  /6

  徜徉他就会逐步成为一个“读书人”,不管他今后从事什么职业,读书的乐可能会伴随他的一生。

  读书如登山,要从山脚一级一级往上登,不可能坐直升飞机,在读书求学上这个问题上,是不可能“速成”的,“欲速则不达”。要登上山,至少要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毅力,不怕苦,不怕累,能坚持到底。二是有人指导途径,就是人们常说的“指出向上一路”,这样的人,一定也是喜爱读书的人。

  在“同家长谈语文教育”中,作者重点推荐叶圣陶教儿女写作,集成的书《花萼与三叶》。

  介绍辅导文言文的两本好书《文言读本》《文言读本续编》

  在“同家长谈作文与做人”篇里,提到了张中行先生的《作文杂谈》“所谓作文,不过是把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为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一个学生会不会写作文,能不能写好,关键在于自己能不能构思,能不能组织。写好文章,关键还在于拓展自己的心胸。热爱生活,熟悉生活,加上经常读书,能使你对语言文字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学写作文,就是学做人,做一个眼界开阔,心胸博大,笔墨畅达的人,这里宋代的欧阳修,是典范。

  在“向家长推荐好书”一篇里,作者介绍了几本好书《父父子子》《曾国藩家书》《郑板桥家书》《傅雷家书》《尼2016

  /6

  赫鲁家书》《爱和生活》《孩子的心理》《爱的教育》《童年的秘密》《哲学与幼童》

  在“切莫丢失家庭教育”一篇里,作者认为:一对父母生了儿女,至少应该给他三个空间:第一个是“物质空间”,强调生活教育,教育孩子怎么吃,怎么穿,怎么住,怎么消费。第二个空间是“情感空间”,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空间就是“精神文化空间”,家庭内部有求知的激-情。就一个人一生所接受的教育来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精神文化熏陶,是远远超过学校所得的。所以幸福的父母是与儿女一起成长的父母,幸福的家庭是一家人共同在生活,在爱,在思考,在学习,在交流对话中的家庭。

  2016

  /6

篇二:哲学与幼童读后感

  《与儿童对话》读后感

  新学期伊始,学校又赠予我们每位老师一本书作为开学礼物,最贴心的莫过于每本都有着魏校长的亲笔签名与赠言,所以我们读的格外用心。

  这本书的作者依旧是马修斯,他是一位与“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齐名的美国哲学家,著有儿童哲学三部曲——《哲学与幼童》《与儿童对话》《童年哲学》,本书为三部曲的第二部。去年读的是《哲学与幼童》,今年是《与儿童对话》,斗胆揣测一下圣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学校明年可能会赠予我们第三部《童年哲学》了吧!《与儿童对话》这本书与去年那本《哲学与幼童》比起来好读的不是一星半点。单从题目就觉得比较平易近人,适合我这种文化底蕴不是很厚实的人去读。书中主要是通过马修斯与八位小学生之间的十一次课堂对话展开的,不仅表现出孩子们的哲学思考更表现出如何去尊重孩子,如何与孩子交流。下面我就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阐述一下这本书所给我带来的哲学思考。

  本书的开篇讲述了马修斯进入圣玛丽音乐小学的原因。他认为在研究儿童的活动中,参与的专业人员中却没有儿童的影子,这样的研究没有任何说服力。于是马修斯在各方的帮助下进入了小学的课堂,进一步发现孩子的秘密。力求在

  实践中出真知。

  比如书中的第四章节(32页)讨论的话题是“奶酪”。先是讲一则小故事展开:

  玛克辛:老师,你知道吗?奶酪是草做的。

  老师:③你为什么这么说?

  玛克辛:因为奶酪是牛奶做的,牛奶是牛产出来的,而牛是吃草的。

  老师:你吃不吃奶酪?

  玛克辛:吃啊!

  老师:那么,你也是草做的吗?

  玛克辛:不是,我是人。

  看到这个辩论以后,我跟他们成人班的学生一样,认为玛可辛的这个论证犯了严重的错误。甚至脑海里还想过如果我们班的孩子给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该怎么给予回复,怎样向他们解释奶酪并不是草这个问题,怎样去推理才能条理清晰,使他们透彻明白奶酪和草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思来想去最终也没想到合理的解释。但是看看马修斯的做法,我顿时庆幸自己没有那样做,不然我得扼杀掉多少孩子们脑海里的哲学细胞,那富含哲学思想的萌芽就是这样被我们千方百计的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马修斯会将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录下来,最后改编成故事的后续,并与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对改编的故事是否满意,然后进入新的课题。每一篇,马修斯都用故事开头,用故事结尾,将哲学的讨论包括在课堂中,迸发孩子的激情,帮助孩子建立逻辑性,保护孩子自由的思考,让孩子表达,感受,并用最符合年龄特征的方式让孩子去接受这些知识。

  这十一次的讨论中,每一次的辩题都特别简单,想想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又让人无法轻易辩证,例如花会快乐吗?引发到花没有心灵,所以不会有开心的感受!例如一艘远古的帆船被现代技术修复之后还是远古的船吗等等,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激荡着思维的回声。在生活中,孩子们的确会有无数的讨论。也碰撞出了很多火花。例如书中的一个命题知识,讲述的是莴苣种子的事情,幼儿园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种植莴苣种子,有孩子问为什么知道这是莴苣种子而不是番茄种子呢?老师的回答是袋子上写着。孩子有说,那万一种子店的老板贴错了呢?这样的一问一答,相信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还是任何一位与孩子有些许交流的人都会接触到的问题,这里上升到了哲学的角度。其实孩子的问题深究下去就是一个个哲学问题,而我们该做的就是与孩子讨论,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我们要争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最终的答案,而是要让孩子们尽情去享受这个辩论的过程。书中还将成人的哲学讨论放入书中进行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的脑洞大开,思想的自由。

  联系到我们现在的教学生活,课堂的改革,与马修斯的

  思想不谋而合,在课堂上老师就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才是主体,不怕浪费时间,充分的相信学生,让学生去说,去讨论,去发现,去辩证。只有这样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学生才能真正的学有所获!

  这本来书并不厚,但确实是部有思想的书,读书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思维的散步,感受到孩子们的讨论也可以如此的棒!其实在我们生活里工作中,围绕在我们身旁的是一群群的小哲学家,我们要耐心思考,如何才能激发他们内心的哲学思想!装扮好这个哲学启蒙的角色!

篇三:哲学与幼童读后感

  《哲学与幼童》读后感范文

  阅读完《哲学与幼童》这本书之后,其实我对儿童哲学的内容也并没有把握多少,但是我至少知道了保护儿童“爱智慧”的天性。儿童其实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就像他们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学习走路、说话一样。当我尝试着把保护儿童“爱智慧”的天性同自己的教学工作联系起来时,我发现只要我们顺应儿童的天性,用心呵护他们的求知之心,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必将是“顺风顺水”。

  从十八岁入职算起,我从教也有20余年。18岁刚入职的我在中秋节的晚上带着班里一个宝宝买花灯。那双亮晶晶的眼睛深深印在我心里。我希望在教室里的孩子都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充满信任地看着我。在音乐课中,故事课中,我看到了。我一度以为这样就够了。30岁那年,在全国音乐观摩活动中展示活动。我也以为这就够了。但是,我错了。人类社会在开展,教育形式和内容也不在不断变更。而变更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儿童的潜能,呵护其“爱智慧”的天性,并将他们培养成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我开始像一个初学者那样接触工程学习,开始吸纳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藏,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并不断思考,儿童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又应该给予他们什么?

  只对方法感兴趣,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的老师一定会失去力量,或者产生职业倦怠。但如果让学会做研究,尝试用哲学思辨的眼光去看待教室里发生的一切,那么他自己所做的事情在感受中根本不是一种坚持,而更是一种不断更新的源泉。为什么呢?“读书笔记·如果他能了解到人类在物质中的出现所给予的精神规律;

  如果他能了解到所有的事情与人类开展的关系,他就能从自己的观察中找到自己的做法,就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使命感”

  我们需要把生活中的事情当成学习时机,实施从发现环境的需要来培养幼儿。这就是工程学习中最重要的原那么——真实。在幼儿园里,让还没有被固定标准的思维,尽情地自由发挥。在老师的帮助下,想象越来越具体。

篇四:哲学与幼童读后感

  幼儿老师读书笔记

  《哲学与幼童》读后感

  马修斯在《哲学与幼童》一书中,讲述了《青蛙和癞蛤蟆》故事,青蛙和癞蛤蟆讨论要不要再接着吃诱人的小甜饼,癞蛤蟆要再吃“最后的一块”,自律的青蛙坚持需要意志力:“意志力就是硬着头皮不去作你心里想做的事。”,然后青蛙关上盒子,癞蛤蟆说:“不过我们可以打开盒子”,青蛙将盒子放到高处,癞蛤蟆说:“不过,我们可以爬梯子。”青蛙只好把剩下的小甜饼全部拿去喂了鸟,癞蛤蟆伤心地说:“再也没有了,一个也没有了”,正派的青蛙说:“是的,不过,我们得到了许许多多的意志力。”

  看看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人,他们都是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人。意志是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意志坚强的孩子,一般来说,学习的自觉性较强,并能克服困难,坚持自己的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反之,意志薄弱的孩子,往往会影响学业成绩。

  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要从小事做起,如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完成作业等。培养行为习惯时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如要求他们该完成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决不能半途而废;要求他们改正的缺点就要监督他们逐渐改正。这样,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活动常常和困难在一起,因为只有困难需要更多的努力。教师在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活动中,可以设计稍微有点困难的活动。如果太容易,学生就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对意志的培养当然没有什么好处。如太难,不符合的心理发展水平,就很容易使学生受挫。在学生面对困难的时候,老师要给予鼓励,并且相信他能够克服困难。在这种支持下,学生们会一天比一天棒!

篇五:哲学与幼童读后感

  教师读后感

  《哲学与儿童》暑假读书心得

  蒂姆(大约6岁)正忙着舔锅子时,问道:“爸爸,我们怎么能知道一切不是一场梦呢?”

  毫无疑问,对蒂姆来说,他知道自己此刻正忙着在舔锅子,但如果是在做梦,想来,梦里大概也就是这样。真的舔锅子和在梦里舔锅子,差别在哪里呢?可能仅仅在于:如果是做梦,人要在醒来以后,才知道这不过是一场梦。

  蒂姆醒着和在做梦真的有很大不同吗?如果是这样,这种不同是什么?难道是锅子舔起来的味道不一样好吗?

  蒂姆的困惑含有典型的哲理。不禁使我想到了我们中国古代的另一个经典的哲学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

  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一个六岁的幼童思考的问题,与两千多年前的著名哲学家所思考的问题,居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禁让人感慨,究其原因,是困惑与好奇。哲学起源于好奇,哲学起源于困惑,而困惑与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会去不断思考,学会去找到解决办法,或者推论出解决困难的方法,所以,我们说幼童是个小小哲学家并不为过,生活中他们时不时地冒出些思奇古怪的想法或者金句妙言,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哲学,就我们所知,它在西方文化中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在小亚细亚的沿海,就是现在称之为土耳其的一带。在儿童的发展中,他何时开始探索哲学,假使回答不需要等到青春期,是在儿童第一次能产生抽象思维的时候,我要说的是,就我所知,相比12或14岁的孩子,五六岁也可以是7岁的儿童更有可能提出哲理性的问题,并作哲理性的评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

  一种解释是,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哲学的本质有关。许多哲学问题,也许绝大多数哲学问题,都具有天真而朴素的特性。孩子天生就是纯真无邪的,因而很容易提出哲学问题。

  另一种解释是,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人类社会把孩子转变为成人的社会化进程有关。成人常常阻止孩子提出哲理性的问题,先是自以为是地对待他们,次则引导他们好问的头脑转向更加“实用”的探索。大部分成人本身对哲学问题毫无兴趣。他们可能觉得某些问题甚至挑战了自己。而且,虽然对于到多数成人来说不可能是普遍现象,但确实孩子们提出的很多问题,他们没办法提供明确的答案,甚至标准字典或者百科全书也没办法解答。

  所以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成年人应该蹲下身来,放弃高高在上的俯视角度和所谓的成年人的尊严,悉心地呵护孩子们的想法,鼓励他们,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人,说自己想说的话,思考自己想思考的问题,保持纯真无邪,这不也正

  是孔子所向往之大同世界么?

  暑假阅读了美国当代哲学家,儿童哲学的开创者马修斯的《哲学与幼童》,刚看到题目,一看“哲学”两字,以为将是一本理论著作,生涩难懂,但细细品味后,不知不觉深陷其中,感觉是与一群孩子在心灵对话,与一位可爱的老头儿交谈,可以说是受益匪浅,最大的感受有两点。

  首先是谦逊与朴素。作为有着“儿童哲学之父”之称的马修斯,将撰写这本近十万字的《哲学与幼童》轻描淡写地称为“编写小册子”“,并不忘对许多友人及编辑社、出版社、作者对于自己编写小册子时提供的帮助,不禁使人肃然起敬。整本小册子,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没有生涩难懂的文字,有的只是一个个幼童的生活趣事案例所带给我们的思考。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成年人,弯下腰蹲下身子,平静地注视幼童,安静地倾听他们的想法,轻声与他们交谈思考,体现了马修斯发自内心的对每一位幼童的欣赏与喜爱。马修斯对成年人,对幼童都有着一份谦逊与朴实,对哲学的思考

  也是朴素的,他从哲学的起源说起,从儿童的现象分析,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哲学观,即哲学观点是自发、不成熟地形成的逻辑依据。

  我想对于我们教师而言,马修斯先生身上所体现的谦逊与朴素,也正是我们职业所崇尚与要求的。作为人民教师,在对待上级领导、同事、家长、学生、社会时,都应该保持一份谦逊与朴素,不因面对领导与家长时卑躬屈膝,不因面对未成年人或弱势群体时高高在上,不因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时心浮气躁,时刻保持对人对物有应有的一份谦逊,不妄自菲薄但也不骄傲自满。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有一份朴素的观念,淡泊名利,树立朴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怀着一颗包容的心,体现自己的价值。我想,我们教师如果能像马修斯先生那样工作、生活、思考,那他就将是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个有趣的教师,一个受人尊敬的教师。

  其次是尊重、理解与呵护。

  我们说儿童是有哲学的,儿童的哲学表现在他们的对

  周围世界的疑问中和推理中,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幻想、游戏和对话中则是表现他们的哲学的方式。马修斯说相比12或14岁的孩子,五六岁也可以是7岁的儿童更有可能提出哲理性的问题,并作哲理性的评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开始运用哲学了,但随着社会生活的需要,很多人放弃或者说失去了这种能力。

  看看周围,我们看到的是原本对世界充满好奇、脑袋中充满幻想的儿童变成了墨守成规的“乖小孩”,原本活泼好动的儿童变成了没有活力的“小大人”,原本特立独行的孩子变得循规蹈矩,唯唯诺诺。

  我不禁想起了发生在我女儿身上的两件事情,一是在她四岁多的时候,我的奶奶刚过世了,她问我:“太奶奶到哪里去了?”我原本刻意避开这样一个悲伤的话题,故意淡淡地说:“太奶奶和太爷爷现在都在天上看着你。”她却主动挑明话题:“他们是不是死了?”“等我长大以后你是不是也要死了?”“我很难过,我不想你们死。”。生死大概也是人生中最深沉的话题了吧,小小的孩子已经被这样的阴影

  所困扰,不禁让我感慨。二是最近她马上要上一年级了,我对她说:“到了一年级,你去竞选班长吧。”她说:“为什么?”我说只有优秀的孩子才能做班长。她若有所思说:“那做不到班长就不是优秀的孩子?”,我顿时哑口,就这样你来我往,你一句我一句,最后她妥协:“那好吧,我去竞选,但是这是为了你。”

  写到这里我不禁反思,中国的很多成年人缺乏对孩子尊重和呵护,马修斯先生强调儿童有自己的哲学,成人不应把孩子看做“未成年人”,而应平等待之,甚至视之为“成人之父”,但我们中国的家长往往对孩子说的话是:你小孩子懂什么?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们都是为你好……我们成年人往往是让孩子成为我们想让他成为的人,做我们想让他做的人,而不是成为她自己想成为的人,最终每一个孩子都像是模子里刻出来,千篇一律的顺从、听话、老实。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想我们应该要保持这样一个观点,就是尊重、理解、呵护每一位孩子,不把自己的

  意识强加于孩子,不碍于所谓的尊严和面子,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在孩子面前示弱,给孩子自己发展的空间和权力,尊重他们的想法,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和纯真,让每一个孩子做真实的自我,快乐地绽放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篇六:哲学与幼童读后感

  《哲学与幼童》读后感800字

  与儿童天性作伴——《哲学与幼童》读后感800字:

  阅读完《哲学与幼童》这本书之后,其实我对儿童哲学的内容也并没有把握多少,但是我至少知道了保护儿童“爱智慧”的天性。儿童其实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就像他们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学习走路、说话一样。当我尝试着把保护儿童“爱智慧”的天性同自己的教学工作联系起来时,我发现只要我们顺应儿童的天性,用心呵护他们的求知之心,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必将是“顺风顺水”。

  从十八岁入职算起,我从教也有20余年。18岁刚入职的我在中秋节的晚上带着班里一个宝宝买花灯。那双亮晶晶的眼睛深深印在我心里。我希望在教室里的孩子都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充满信任地看着我。在音乐课中,故事课中,我看到了。我一度以为这样就够了。30岁那年,在全国音乐观摩活动中展示活动。我也以为这就够了。但是,我错了。人类社会在发展,教育形式和内容也不在不断变更。而变更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儿童的潜能,呵护其“爱智慧”的天性,并将他们培养成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我开始像一个初学者那样接触项目学习,开始吸纳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并不断思考,儿童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又应该给予他们什么?

  只对方法感兴趣,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的老师一定会失去力量,或者产生职业倦怠。但如果让学会做研究,尝试用哲学思辨的眼光去看待教室里发生的一切,那么他自己所做的事情在感受中根本不是一种坚持,而更是一种不断更新的源泉。为什么呢?“读书笔记·如果他能了解到人类在物质中的出现所给予的精神规律;如果他能了解到所有的事情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他就能从自己的观察中找到自己的做法,就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使命感”

  我们需要把生活中的事情当成学习机会,实施从发现环境的需要来培养幼儿。这就是项目学习中最重要的原则——真实。在幼儿园里,让还没有被固定标准的思维,尽情地自由发挥。在老师的帮助下,想象越来越具体。

篇七:哲学与幼童读后感

  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

  第一篇:

  当我拿到《儿童精神哲学》这本书时,心中不免有些疑问:说到“精神”,我认为那是成人的思维和意识行为表现,从没想过小小的孩童世界里也会有可以被冠以“精神”的举动?儿童有何“精神”?儿童的精神又是什么呢?又说起“哲学”,我一直觉得这是一门神秘且高深奠测的科学,而儿童离哲学似乎很远很远。没想到儿童也有哲学?什么是儿童的哲学呢?带着疑问,我翻阅了这本书。

  由于工作和时间关系,我没有仔细认真的品读。大概粗读了一下,虽还没有读懂儿童精神哲学的精髓,但这本书我有两点感受。

  第一,这本书不只是追求清晰地表述内容,而且追求优美地表达。翻阅整本书,作者大量引用了诗人、作家的诗句、名言。作者将哲学和诗统一起来,始终关心读者,使读者在留连于儿童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感受到这本书的迷人魅力。如在第七章《儿童精神现象的永恒魅力》中,作者引用了《祈祷》的诗句:冬天在漏风的土屋子太阳我在向你祈祷我的一切心愿是囤里不安宁的种子都在急急地等待春天的拥抱急急地等待发芽长高太阳请您早日把春天送到。这首诗借着童年的渴望表达了成人现在的希望。又如:我七岁的时候每天

  佛晓透过窗口望着黑幕拉开柔和的金光像花朵绽开慢慢的在天上扩散那时天天都是新奇的长大后头顶生活的重负许多日子挤在一起丧失各自的价值增长的年龄听着一成不变的歌寻不到独特的个性。从诗句的描写中可以体会他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同情与向往。等等,举不胜举。

  第二,这本书以人类文化史为足点,以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为背景,以那些通常被视为幼稚无知的儿童的研究对象,将儿童空前地显在历史、文化、人群之中。尤其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认为儿童是思想家,是历史之子,是“成人之父”。对于这种观点,我是赞同的。我们成人虽比儿童高、大,儿童在许多方面确实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但儿童身上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成人学习的。比如儿童是好奇的和喜欢追问的,他们对事物特别感兴趣,如经常喜欢问:“这是什么呀?”“水流到哪里去了?”“星星是从哪儿来的,它们为什么不掉下来呀?”等等。甭说孩子,就是一般的大人也仍然答不上来,而这是哲学思考的一招基本功夫。儿童时时刻刻都在思索所有刚接触到的新事物、新经验。他们认真学习、努力思考,并赋予每一样事物一个观点,整合入他们的世界观。比起大部分习惯于日常生活、懒得再去质疑的成年人,孩子们更像是勇于怀疑的哲学家。儿童是身心与言行一体的,他看待世界不是功利性的,没有主客二分的,他们爱说爱做,敢说敢做。正如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中

  的孩子,只有他揭露了皇帝没穿衣服的事实,拆穿了成人的谎言。在探求事物的真相时儿童表现的比成人更率直、更有勇气。他们的生活不刻意,他们的生活听任自然也最贴近自然。“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再无理由小觑儿童。也许面对繁纷复杂的世界时,唯有儿童精神才能救赎我们,在儿童精神里得到安静和抚慰。

  这本书是哲学界第一部从个体发生维度系统探讨精神哲学的着作,是教育学界第一部从精神哲学层面系统探讨儿童观的着作,是心理学界第一部从哲学层面系统探讨儿童心理世界的着作,也是一部儿童教育的基础性理论着作。我认为,只有细细品读,才能发现这本书的魅力,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精神世界。

  第二篇:儿童精神哲学

  《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

  儿童作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个体,因其活动范围和心理能力的限制,其头脑中不可能有系统化的思想体系,但儿童在以自身活动的作为主体和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感受、体验、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对具体的人、事、物的意向、兴趣、经验、情绪情感等主观内容,这便是儿童的精神,它是儿童的一种主观的意识,在现实中表现为儿童各种不同的需要、兴趣、态度、愿望、情感等。而且在儿童的身上,这

  些精神都是对象化的、具体的。

  孙民从按照自己界定的“精神”概念描述了“儿童的精神”:在他看来,“儿童的精神”是“儿童的一种主观的意识”,简言之,“儿童的精神”便是儿童的意识。而众所周知,儿童的心理世界

  要远远大于儿童的意识世界。于是,在孙民从那里,“儿童的精神”“儿童的心理世界”,也就是说,孙民从的“儿童的精神”甚至还不能囊括儿童的心理世界。这与精神哲学的宏大视野是相悖的。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儿童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必然会形成感受、体验、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为什么儿童又“必然会出现对具体的人、事、物的意向、兴趣、经验、情绪情感等主观内容”?我以为这恰恰要从意识层面的背后寻找原因。我在拙著《儿童精神哲学》中对这背后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追寻。很显然,从孙民从的“商榷”一文来看,他是反对我所做的这种追寻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孙民从把精神世界只看作了意识世界,或者说只看到了精神世界的意识层面;精神世界的无意识的和本能的世界———

  这个作为意识大树之根的极为丰富的原始的精神世界———

  在孙民从的意识世界里被忘却了,在孙民从的“精神”概念中给剔除了。

  孙民从将人类的精神系统与动物界的精神系统完全割裂开来,于是人类的精神系统成了封闭的系统,它不再有进

  化论意义上的和发生学基础。

  这是从上面的引文中得出的结论。然而,孙民从在后文却指出:“……在儿童的精神中有着无意识的内容或成分,尽管今天科学仍无法对人的无意识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说明,但无疑在儿童的精神活动中肯定有无意识的过程和内容。”这便令人困惑,一方面孙民从将“儿童的精神”界定为“儿童的一种主观的意识”,简言之,就是把“儿童的精神”界定为儿童的意识。另一方面,在同一篇论文中他却认为“在儿童的精神中有着无意识的内容或成分”。那么,一方面,“儿童的精神”是“意识”,另一方面又说“在儿童的精神中有着无意识的内容或成分”。显然这是自相矛盾。

  20XX年11月金菲菲

  第三篇:儿童哲学

  儿童哲学是一门发展至今约40年的新兴学术领域,目前在世界各地正蓬勃发展。儿童哲学作为一门学科,除了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外,也可视为一种

  “儿童研究”或“儿童学”。什么是“儿童研究”或“儿童学”呢?就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确切地说,是以“研究儿童身心发展、人格特质、行为表征和思想的一门有组织、有系统的学问”。如果按照研究的领域,可以粗略分为哲学的与心理的,前者包括儿童人类学与儿童哲学,后者包括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

  儿童哲学的缘起与三重意涵

  儿童哲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李普曼创始的一项以儿童为对象的哲学教育计划。也因此,李普曼教授被称为“儿童哲学之父”。儿童哲学的英文原名不是“philosophyofchildren”,不是“关于儿童的哲学”;而是“philosophyforchildren”,也就是“为”儿童设计的哲学教育计划,或者可以说是针对儿童的哲学训练。其中包括编撰一系列的思考故事、哲学小说与教师手册。李普曼将儿童哲学建立在儿童思想的研究上,也就是儿童哲学的主要内容在于“思想的思考”上,于是人们开始思索:关于儿童的思想;对于儿童思想改进的问题。因此,此计划的内容简言之就是:带领儿童亲身体验哲学讨论的过程,藉此改进及增益其推理能力。这影响了美国儿童哲学的基本观点与实践方向,较强调儿童的思考与推理。也因此,美国的儿童哲学具有教学技巧与方法的特点。这是儿童哲学的第一种意涵。

  由于哲学背景与家庭制度的差异,欧洲的儿童哲学特点与美国的儿童哲学特点有所不同。欧洲承续古希腊爱智能的哲学传统,因此,其儿童哲学的重点在于教导儿童喜爱智能。欧洲的儿童哲学,英文为“philosophywithchildren”,涵义为“伴随儿童的哲学”,强调“和”儿童一起做哲学。并不着重使用严谨设计的课本或教材,而是强调带领人和儿

  童一起做哲学,大人和小孩都可在过程中受益、有收获。在此强调的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与视野,而开展出的大人和儿童的互动。这是儿童哲学的第二种意涵。

  儿童哲学的第三种意涵,是“philosophybychildren”,意即“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儿童的思考特质”。事实上,小朋友的想法没有成年人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与幼稚,它常是具有哲学的趣味与思辨的复杂,值得我们欣赏与品味。例如美国儿童哲学家马修斯所撰写的《哲学与幼童》一书,以生活里唾手可得的儿童谈话为例,论证儿童思考哲学问题的能力与可能性。《与小孩对谈》一书,作者在一所小学内与八位小孩一同对谈故事,他们也许

  不懂什么是哲学问题,但是他们的谈话和推理却充满了哲学趣味,这些对话经过作者细致的分析,使读者产生对儿童思考的好奇,这便是大人与小孩相互倾听和对话的起点。《童年哲学》一书,作者作为专业哲学的工作者,发展出他对“童年哲学”的想法,他在书中以哲学的方式阐述童年,阐述儿童的哲学潜能;他探索了孩子的思考方式,也反思了我们对孩子的想法,并试图将童年与成年间的裂缝弥补起来。以上三本书,都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也都已被翻译为十二种语言版本。

  台湾学者詹栋梁以为:“让儿童喜爱智能比让儿童喜爱思考与推理,范围广得多。因为喜爱智能,包括了目的与手

  段,而推理与思考则是手段而已。因此,美国的儿童哲学在意义上是狭义的,欧洲的儿童哲学在意义上是广义的。”

  反映在实践上,美国的儿童哲学较强调思考与推理,而欧洲的儿童哲学较强调分析与判断。美、欧这样的差异,笔者以为,其实并无损于他们对儿童哲学的重视与发扬。

  综上所述,笔者也以为,儿童哲学并非一门纯理论哲学,而更像是如政治哲学、教育哲学之应用哲学。儿童哲学的这三种意涵,其实并不冲突对立,发展中的儿童哲学应当同时关注到这三层意涵,因应不同的实务需求而可以有所侧重或取舍。也就是:

  第一,认识与意识到儿童的思维特性,尊重并欣赏儿童的创意与表现;

  第二,大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陪伴儿童一起从事哲学思考活动,愿意以儿童为核心的方式在各种具体情境中一起做哲学;

  第三,灵活运用并开发适当教材教法,包括如何叙事、如何说故事、如何提问、如何厘清问题、如何讨论、如何对话等之规划,引导儿童从事哲学思考活动。

  这样的儿童哲学,由于同时关注到三层意涵,因而会是广大而中和的儿童哲学,容许多元并进的做法,也容易与各项活动结合。

  儿童哲学的目的

  儿童哲学的目的是引导与启发儿童原有的思考潜力,藉由团体合作和借助与他人的对话来发展讨论的能力,进而培养儿童推理、判断与创造的能力,让儿童避免过度的独断,以帮助自己做自主的思考;同时在个人独立思考与经验合作的历程中,学得尊重别人的意见,并且能合理判断他人意见的价值观,相信可信任的证据,体验做哲学思考的过程。所以儿童哲学就是要教育孩子学习的态度,培养他们推理、判断、创造的思考能力,并养成随时反省、检视自我、为自己思考、寻求意义的哲思习惯。

  李普曼认为儿童哲学的主要目的在帮助儿童学习如何为自己思考,他在《教室里的哲学》一书中曾明确指出儿童哲学欲达成的具体目标有以下五点。

  ——改进推理能力:当儿童开始问“为什么”时,就开始在进行哲学性的推理。哲学性的推理在于帮助儿童发现关系,练习辨别,培养儿童的洞察力。儿童哲学意在创造一个鼓励儿童推理的环境,帮助他们界定现象,辨别推理上的错误,并鼓励做更好的推理。

  ——发展创造力:传统的教育认为要训练严密的逻辑,必须牺牲想象及创造力。儿童哲学却认为创造性的活动会促进逻辑思考,而发展逻辑的能力也会增进创造力,二者相辅相成。

  ——增进个人及人际关系的成长:对儿童而言,与他人

  的讨论过程及讨论之后的反省是学习哲学思考的适当时机,讨论会使儿童觉察他人的人格特质、兴趣、价值观、信念及成见。这种敏感性的增益是讨论最有价值的副产品,有助儿童对跟他分享的他者做合理的判断,这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首要条件。

  ——发展伦理的理解力:儿童哲学强调采用伦理的探究,而非少数成年人的特定道德规则。李普曼认为让儿童使用逻辑性的推理有助其解决各项问题,包括道德层面的问题。因此要鼓励儿童去了解合理的道德判断的重要性,并要求儿童伦理的敏感性及伦理关怀的发展。

  ——培养发现意义的能力,其中有七个方向:探索替代性:养成儿童考虑相反意见的习惯,并认为相反的意见也有可能是正确的;探索公平性:发现每个不同的角度都有正确的可能性,使得儿童产生更客观、更公正的态度;发现一致性:发现文字、言行和行为本身的一致性并发现生活经验的意义;探讨支持想法的理由的可能性:鼓励儿童向彼此的想法挑战;探索理解力:帮助儿童将所有想法联结起来,建立自己整体的主张、思考和价值体

  系,能够面对未来的生活;探索情境:学习掌握情境中的重要因素,并将其做正确的解读;探索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协助儿童将部分建构成全体,发现属于自己的生活哲学。

  由上可知,儿童哲学除了增进思考能力,训练思考技巧,还兼顾人际互动的关系,以及强调理论和生活的结合,可以说是一个协助儿童知识、技能、情意均衡发展的教学教材。

  儿童哲学与探究团体

  儿童哲学的目标之一,也可说是其教学方式的特点在于强调形成一个“哲学教室”,这个教室就是一个“探究团体”。“探究团体”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提出的观念,他认为哲学探究可以依照一定的程序,以团体对话和讨论的方式合作完成,以达“共同思考”之目的。皮尔士认为所谓“探究”就是:“由怀疑到相信的过程”,亦即“人类思维进而获致观念的过程”。而整个过程如下:不安→怀疑→寻求答案→形成假设→对照经验→消除怀疑→安定→再次不安→??故

  “探究的目的在使信念固定”。

  由于学习者在探究过程中扮演主体的角色,因此必须主动参与探究,主动思考,并且反省整个过程,亲自体验讨论的内容,了解议题的内涵,才能够得到儿童哲学实验计划的最大成效。换言之,即是杜威所谓的“做中学”:经由自身的实际参与,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这也是儿童哲学强调的两项目的:“为自己思考”及“寻找自己的意义”。

  探究团体透过对话的讨论方式,让儿童学习“聆听他人说话与表达自己意见一样重要”的观点,及培养“共同思考与共同解决问题”的责任感。这种对

  “群己关系”的重视,充分展现公民伦理教育的意义。儿童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除了可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外,更学习如何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及尊重每个人均有公平的发言机会。这种借着“自由”、“公平”及“合理”的讨论,更能增进其沟通技巧,为日后参与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书目

  1.马修斯《哲学与幼童》,书店,1989。

  2.李普曼《教室里的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3.费鲁奇《孩子是个哲学家》,海南出版社,20XX。

  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商务印书馆,1982。

  5.池田大作《孩子们是〈未来的宝贝〉》,中国文联出版社,20XX。

  6.波兹曼《童年的消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7.杜威《天才儿童的思维训练》,京华出版社,20XX。

  8.费舍尔《教儿童学会思考》,北京师范大学,20XX。

  9.柏尼菲《儿童哲学智慧书》,接力出版社,20XX。

  10.拉贝等《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11.怀特《写给孩子们的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XX。

  12.詹栋梁《儿童哲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XX。

  13.潘小慧《儿童哲学的理论与实务》,辅仁大学出版社20XX。

  14.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1999。

  第四篇:〈精神生活与哲学〉之读后感

  读到了周国平评价奥伊肯的精神生活的哲学的文章,就此发表一些个人感悟.

  奥伊肯是活跃于19-20世纪之交的德国生命哲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写了一本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即解说基督教信仰崩溃和物质主义盛行背景下的生活意义的丢失,〈精神生活与哲学〉之读后感。他们都曾试图通过高扬人的精神性的内在生命力,来为人类寻找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

  奥伊肯最感忧虑物质成果与心灵之间的尖锐矛盾。我倒觉得,这是一切社会都存有的通病,社会越向前发展,这种矛盾就越是尖锐。"社会生存情绪激奋而精神贫乏的疯狂旋涡"这只是暂时的过程,人类从猿进化到人,首先是生理的,再到物质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下个千年或许就是精神文明的进化了。在现阶段,物质成果与心灵之间的矛盾只能是慢慢的转化,但毕竟是心理活动,有着极大的隐蔽性,全民心理解放我是想象不到的。

  "任何否定和不满的背后都有着一种肯定和追求"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因为我们有对生活的肯定的追求,才会有对现实的满。"

  奥伊肯并没有告诉我们要怎么解决物质成果与心灵之间的矛盾,而是不停的追问,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失落。我们

  比任何时代更加繁忙,物质上更加丰富,我们为什么还会失落呢?这是我们还有另外的一种生命,即寻求,体验和评价生活的意义,我们的内在精神生命--也就是我们的灵魂。

  奥伊肯对所有的生活意义问题的全部解决都建立在"内在精神生命"这个论点上,读后感《〈精神生活与哲学〉之读后感》。

  但他的结论却是将内在精神生命和宇宙生命共为一体,企图说服人们相信,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生活的一种承载方式,也就是宇宙的一个外形而已。这是人类不愿承认的一种跳跃式思维,也是很没有根基的,对于人类治疗时代诟病并无意义。

  中国现代社会对于宗教的信仰日渐淡泊,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宗教向我们启示了一个独立的内心世界,坚持了动机纯洁性本身的绝对价值,给生活注入了一种高尚的严肃性,给了心灵一种真正的精神历史。"在此意义上,宗教精神是人类一切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精神生活不是一种自然延续的进化,不是可以遗传的本能,更不是日常生活经验活动中的经验积累,而极其内在而深刻的,需要唤醒并救赎。

  周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信仰失落和心灵不安的时代,奥伊肯并没有向我们推销一种救世良策,而是鼓励人们自救。无论什么时候,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并且能够独自面对他自己的上帝,靠自己获得他的精神个性,重新占有精神生

  活的过程也就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的过程。

  生活很矛盾,我们不顾一切的追求事来进步,追逐现实生活中的面包和房子,甚至不惜于名誉扫地,而且总在崩溃的边缘徘徊,可到头来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生活幸福吗?现实是,得到后仍不感到幸福。一切不择手段得到的东西又让自己的生命过得如此的不踏实,仅仅是为了可笑的自尊呢?或者说一时的表面风光呢?所以鄙视一切非常道得来的东西,并重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人生格言。

  我们追求爱情和良心,却常常为此而忧愁。走在马路上,我有时会莫名的景仰那些精神失常的流浪人,可以堂而皇之的浪迹天涯,没有理会别人嘲笑的智慧,却活的无比实在。不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会对房子车子垂涎,不会被票子折磨,更不会因为情感而受挫,不用受伤后独自疗伤。反倒时不时的会因为无意识而感到幸福,自由啊!

  面对自己的精神上帝,我感到自己并不幸福,我好像不是在过日子,就如同奥伊肯所认知的那种,我只是宇宙中的某一产物,我的生命是极

  第五篇:儿童观与儿童哲学

  儿童观与儿童哲学

  1.什么是儿童观?它对教师成长有何价值?

  答: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教师有什么样的儿

  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方法。正确的儿童观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子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蔑视;把儿童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把子女当作光耀门庭的工具;养子防老:性别歧视。

  3.儿童崇拜与儿童哲学有什么关系?

  首先,了解儿童崇拜有助于理解儿童哲学的价值和意义。其次,理解儿童崇拜有助于在当代社会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儿童哲学。再次,在儿童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儿童崇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为什么说儿童是一个哲学家?

  因为小孩时时刻刻都在思索所有刚接触到的新事物、新经验。他们认真学习、努力思考,并赋予每一一样事物一个观点,整合入他们的世界观。比起大部分习惯于日常生活、懒得勇于质疑的成年人,孩子们更像是勇于怀疑的哲学家。让小孩勇敢地思考,让我们学习用小孩的方式去跟他们对话,诱导他们的思考。

  5.儿童哲学的特点是什么?

  其一,纯朴的性质;其二,浪漫幻想的性质;其三,易受情绪影响的性质;其四,自由创造的性质。

  6.儿童哲学有什么用?

  其一,有助于认识哲学发生、发展的面貌;其二,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关心儿童的精神生活;其三,为寻找培养儿童哲学思维的方法开辟了广阔前景;其四,童心可鉴.

  7.为什么要进行儿童哲学教育?

  其一,历史的召唤:理解、思考和发现;其二,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思维训练的功能;其三,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文化陶冶的功能;其四,哲学或哲学教育可以促进人内部精神财富的增益,从而为人获得外部物质财富准备好条件;其五,早期的哲学冲动会影响人的一生。

  8.教育观与儿童哲学教育有什么关系?

  其一,教育观影响了儿童哲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其二,教育观影响了儿童哲学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9.有哪些基本的儿童教育观?

  其一,教育应当“无为”;其二,教育不仅应当使儿童发展,而且应当使儿童欢乐;其三,教育应使儿童主动思考和探究。

  10.儿童道德哲学的性质有哪些?

  其一,儿童道德哲学是一个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能动的体系;其二,儿童道德哲学是儿童的道德范畴编织的网络;其三,儿童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具有相对稳定的道德哲学;其四,儿童的道德哲学既包括道德困惑,也包括相对确定的道德认识;其五,儿童的道德哲学是系统演进的;其六,儿童

  的道德哲学的演进是以儿童整体的认知发展为基础的;其七,儿童的道德哲学是儿童对外部规则的构建。

  11.儿童道德哲学的教育学意义是什么?

  其一,儿童的道德哲学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儿童的道德认识;其二,儿童道德教育应注意道德内容道德形式的统一;道德认识传授在儿童早期是必要的;其四,发展儿童智慧,为提高儿童道德水平提供必要条件;其五,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应当采用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形式;其六,利用交往、游戏、童话,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其七,帮助儿童构建其道德范畴是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八,与儿童开展对话;其九,建立健康的道德生态环境。

  12.作为思维训练的哲学教育有哪些基本内容?

  其一,哲学教育可以训练和培养什么样的思维?其二,哲学教育与分析性思维;其三,哲学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其四,哲学教育与实用性思维;其五,李普曼的思维训练系列课程。

篇八:哲学与幼童读后感

  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

  囤里不安宁的种子都在急急地等待春天的拥抱急急地等待发芽长高太阳请您早日把春天送到。这首诗借着童年的渴望表达了成人现在的希望。又如:我七岁的时候每天佛晓透过窗口望着黑幕拉开柔和的金光像花朵绽开慢慢的在天上扩散那时天天都是新奇的长大后头顶生活的重负许多日子挤在一起丧失各自的价值增长的年龄听着一成不变的歌寻不到独特的个性。从诗句的描写中可以体会他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同情与向往。等等,举不胜举。

  于日常生活、懒得再去质疑的成年人,孩子们更像是勇于怀疑的哲学家。儿童是身心与言行一体的,他看待世界不是功利性的,没有主客二分的,他们爱说爱做,敢说敢做。正如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中的孩子,只有他揭露了皇帝没穿衣服的事实,拆穿了成人的谎言。在探求事物的真相时儿童表现的比成人更率直、更有勇气。他们的生活不刻意,他们的生活听任自然也最贴近自然。“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再无理由小觑儿童。也许面对繁纷复杂的世界时,唯有儿童精神才能救赎我们,在儿童精神里得到安静和抚慰。

  这本书是哲学界己的上帝,靠自己获得他的精神个性,重新占有精神生活的过程也就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的过程。

  生活很矛盾,我们不顾一切的追求事来进步,追逐现实生活中的面包和房子,甚至不惜于名誉扫地,而且总在崩溃的边缘徘徊,可到头来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生活幸福吗现实是,得到后仍不感到幸福。一切不择手段得到的东西又让自己的生命过得如此的不踏实,仅仅是为了可笑的自尊呢或者说一时的表面风光呢所以鄙视一切非常道得来的东西,并重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人生格言。

  我们追求爱情和良心,却常常为此而忧愁。走在马路上,我有时会莫名的景仰那些精神失常的流浪人,可以堂而皇之的浪迹天涯,没有理会别人嘲笑的智慧,却活的无比实在。不明白什么是,什么是坏,不会对房子车子垂涎,不会被票子折磨,更不会因为情感而受挫,不用受伤后独自疗伤。反倒时不时的会因为无意识而感到幸福,自由啊!

  面对自己的精神上帝,我感到自己并不幸福,我像不是在过日子,就如同奥伊肯所认知的那种,我只是宇宙中的某一产物,我的生命是极

  答: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教师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方法。正确的儿童观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中国传统化中的儿童观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子子;(2)中国传统化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在传统化中受到蔑视;(3)把儿童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4)把子女当作光耀门庭的工具;(5)养子防老:(6)性别歧视。

  3.儿童崇拜与儿童哲学有什么关系?

  首先,了解儿童崇拜有助于理解儿童哲学的价值和意义。其次,理解儿童崇拜有助于在当代社会更地挖掘和利用儿童哲学。再次,在儿童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儿童崇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为什么说儿童是一个哲学家?

  因为小孩时时刻刻都在思索所有刚接触到的新事物、新经验。他们认真学习、努力思考,并赋予每一一样事物一个观点,整合入他们的世界观。比起大部分习惯于日常生活、懒得勇于质疑的成年人,孩子们更像是勇于怀疑的哲学家。让小孩勇敢地思考,让我们学习用小孩的方式去跟他们对话,诱导他们的思考。

  5.儿童哲学的特点是什么?

  其一,纯朴的性质;其二,浪漫幻想的性质;其三,易受情绪影响的性质;其四,自由创造的性质。

  6.儿童哲学有什么用?

  其一,有助于认识哲学发生、发展的面貌;其二,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关心儿童的精神生活;其三,为寻找培养儿童哲学思维的方法开辟了广阔前景;其四,童心可鉴.7.为什么要进行儿童哲学教育?

  其一,历史的召唤:理解、思考和发现;其二,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思维训练的功能;其三,哲学教育可以执行化陶冶的功能;其四,哲学或哲学教育可以促进人内部精神财富的增益,从而为人获得外部物质财富准备条件;其五,早期的哲学冲动会影响人的一生。

  8.教育观与儿童哲学教育有什么关系?

  其一,教育观影响了儿童哲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其二,教育观影响了儿童哲学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9.有哪些基本的儿童教育观?

  其一,教育应当“无为”;其二,教育不仅应当使儿童发展,而且应当使儿童欢乐;其三,教育应使儿童主动思考和探究。

  10.儿童道德哲学的性质有哪些?

  其一,儿童道德哲学是一个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能动的体系;其二,儿童道德哲学是儿童的道德畴编织的络;其三,儿童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具有相对稳定的道德哲学;其四,儿童的道德哲学既包括道德困惑,也包括相对确定的道德认识;其五,儿童的道德哲学是系统演进的;其六,儿童的道德哲学的演进是以儿童整体的认知发展为基础的;其七,儿童的道德哲学是儿童对外部规则的构(请,请便下次访问:w.owor.co)建。

  11.儿童道德哲学的教育学意义是什么?

  其一,儿童的道德哲学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儿童的道德认识;其二,儿童道德教育应注意道德内容道德形式的统一;道德认识传授在儿童早期是必要的;其四,发展儿童智慧,为提高儿童道德水平提供必要条件;其五,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应当采用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形式;其六,利用交往、游戏、童话,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其七,帮助儿童构建其道德畴是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八,与儿童开展对话;其九,建立健康的道德生态环境。

  12.作为思维训练的哲学教育有哪些基本内容?

  其一,哲学教育可以训练和培养什么样的思维?其二,哲学教育与分析^p性思维;其三,哲学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其四,哲学教育与实用性思维;其五,李普曼的思维训练系列课程。

篇九:哲学与幼童读后感

  《哲学与幼童》读后感

  阅读完《哲学与幼童》这本书之后,我对儿童哲学的内容还是没有多少把握,但是至少我知道了要保护儿童“爱智慧”的天性。儿童其实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就像他们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学习走路、说话一样。当我尝试着把保护儿童“爱智慧”的天性同自己的教学工作联系起来时,我发现只要我们顺应儿童的天性,用心呵护他们的求知之心,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必将是“顺风顺水”。

  本书中通过收集儿童提出的漂亮问题和三十个有趣的生活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自身最纯粹的好奇心,对自然有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还有他们天真的语言里透着的“纯真智慧”。

  书中第一章是困惑,通过对蒂姆关于梦的提问的描写,让我明白了年幼的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对全世界的好奇,好奇和困惑是紧密相连的,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就是“做梦”,大人也会有梦,有时候觉得它很真实,可是醒来后会意识到是一场梦,回想起梦中的画面,会自己安慰一下自己“不用紧张害怕,刚才在做梦”。

  儿童的世界是充满想象、困惑与推理的。只要加以引导,以正确的方式与儿童对话,就会发现哲学就在他们身边。通过与儿童的对话,慢慢的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意愿,使孩子们能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作为成人的我们,应该多与孩子们交流,以孩子们的视角去发现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儿童对于世界和万物的困惑是最多的,尤其他们天生率真淳朴,正和哲学朴素的本质相一致,因此儿童提出的问题往往能触及哲学中

  深奥的议题。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被塑造成社会期许的模样,越发失去和哲学隐秘的连接,更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长大之后反而对哲学敬而远之了。马修斯正是发现了这一点,才会有用严肃的态度对待儿童的言论和思想,承认儿童的某些言论具有真正的哲学意味,呼吁学术界重视对儿童哲学的研究,呼吁成人社会关心儿童的哲学生活,努力唤醒人们对儿童哲学的重视。

  对儿童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以及他们的发展状况,提出适合儿童的要求,帮助他们快乐成长。儿童的哲学世界与成人的哲学世界相通却又不同,成人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推敲,不只是给予所谓的正确答案,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儿童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现哲学的秘密。

推荐访问:哲学与幼童读后感 幼童 读后感 哲学

【哲学与幼童读后感9篇】相关文章:

1.2024年度西游记的小学读后感3篇(范文推荐)

2.《种子的力》读后感3篇(完整文档)

3.2024鲁迅一件小事读后感3篇(全文完整)

4.《爱和自由》读后感6篇

5.《我的母亲》读后感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