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浩文档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2-11-01 08:05:11 来源:百浩文档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8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范文(三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8篇

篇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范文( 三篇 )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一 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明确“发展为了人民”的目标、“发展依靠人民”的动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

   一、发展为了人民 中国共产党自立党之初就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秉承人民立场,要确保群众路线在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1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邓小平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做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明确“发展 为了人民”的目标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在发展中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最需要的帮助,落实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通过发展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必须真抓实干,强化目标导向,用扎实的工作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经常到基层去,到市场中,到群众身边,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最棘手的问题,让政策的落实效果掷地有声。

   二、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如马克思所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不断在大地上深耕细作,不断奋斗以追求人生的幸福,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创造历史。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践行“发展依靠人民理念”,就要在发展过程中,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维护好、发展好最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情再小也要去除。要始终心里装着百姓,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心里始终装着父老乡亲,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会、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乡村环境和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幸福田园生活。只有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才会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二 篇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在第四个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了重要论述。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不忘初心,是共产党人许党许国、报党报国雄伟气魄的真理写照。

   发乎于“心”,以“无我”之境,勇毅奉献。何为“无我”?道家、佛家经典中常用“无我”来表现悲天悯人的情怀,倾向强调超脱于凡人的存在。清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曾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来区分中国古诗词的美学境界。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无我”则是指以国家前途为念,以民族未来为己任,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宝贵精神。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公仆,肩负着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崇高使命,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不计个人利益得失,时时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先,事事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装在心 里,把责任扛在肩上,方能锻造出心系人民、行为人民的博大胸怀,培育出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见乎于“行”,以“有我”之境,担当作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让我对“人民至上”有了更深的体会,更能深刻领悟到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不能仅停留在喊口号层面,更要体现在勇于担当、勤于奋斗的点滴行动中。“有我”,是党员干部对自我角色身份的认知,亦是对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的新时代干部担当精神的深刻领会。“责任面前应有我,干事面前该有我,发展面前当有我”,简单的“有我”二字,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豁达胸怀,凝聚着“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刚毅品格,蕴含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毅勇气。“我是党员,冲锋必有我!”疫情席卷,卡口值守、入户测温,党员干部遇险不避挺身而出,展现硬核担当;洪峰过境,沿河值守、彻夜清淤,党员干部遇难不惧而奋勇向前,彰显为民情怀。一名党员一面旗,一句“有我”践初心,只要国家召唤、人民需要,共产党人永远冲锋在前! 显乎于“范”,以“忘我”之境,勇立潮头。谈到“忘我”,似乎都会联想到“忘我工作”这个成语,而此处“忘我”之境的“忘我”却是指忘记本我,以职责身份来引导自 己的言行。共产党员是政治身份,也必然是第一身份,不只是个人的身份标识,更是对与其相关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的认知。在这重身份的背后不仅有荣光,还有责任和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比壮丽的崇高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国家和民族赋予新一代共产党人以时代重任,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发扬勇立潮头精神,主动迎难而上,全力攻坚克难。越是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越需要党员干部时时牢记“第一身份”、恪守“第一职责”,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上抵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无私奉献中成就人生境界,在为民造福中实现自我价值。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三 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坚持从严治党,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永葆党的本色,才能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 到实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追求,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党的七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进党章,要求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为民谋利、为民造福,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声音,了解人民需求,与人民一起工作。九十多年栉风沐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定践行,我们党才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并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已经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胜利的根本经验和根本保证。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发展新理念,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牢记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承担起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 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要提高运用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能力。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要深学笃用,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真正从思想上把发展的方向、发展的目的搞清楚,把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法搞对头,努力把新的发展理念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工作举措,转化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二要提高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落实改革发展任务的水平。践行新理念,落实新任务,关键要有好的工作作风、好的精神状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严的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以实的干劲抓好任务落实,以高度政治自觉落实中央的各项部署,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敢于攻坚,敢于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推动改革发展。三要提高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群众路线是落实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法宝,必须始终坚持,着力提高;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必须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聚焦人民利益,做好群众工作,自觉摆正同群众关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中获得不竭力量支持,确保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党的以来,以为的党中央,就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为牢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政治保证。我们要认真贯彻全面落实。一要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宗旨意识。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安身之本。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不论怎么改革,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要在各级干部中开展宗旨教育,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宗旨意识,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发展理念和发展思想。二要加强作风建设,从严管理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坚持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干部,切实做到为民用权,为民谋利,坚决改变当官做老爷、以权谋私、以权压民的工作作风,坚决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三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的关系。贯彻从严治党“八项要求”,落实从严治党各项任务,坚决查处损害人民利益的各种腐败现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为人民服务,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贴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感情,更符合人民的期盼和需求,从而为推动发展获得源源不竭的力量支持,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篇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 体会发言 “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这些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指明了方向。

   要端正权力观,不慕虚荣,坚持权为民所用。端正权力观必须把握好权力从哪里来、性质是什么、如何规范等问题。首先要敬畏人民、敬畏组织,因为从执政党的角度来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权力和职位也是组织赋予,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利用自己岗位更好地履行人民公仆的义务。其次要把握好权力的性质,始终牢记权力的公共性、服务性等本质特征,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坚持权为民所用、为民谋福祉,杜绝权为自己、为小团体、为亲属谋私利。最后要敬畏法纪,增强“法无授权不可为”意识和依纪依法办事的实践自觉性,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要端正政绩观,不务虚功,坚持情为民所系。俗话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就要情系群众,不务虚功,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始终注意,干工作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一定非要任期内完成,要形成工作合力,不能仅盯自己的“责任田”;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要笃定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追求,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要端正事业观,不图虚名,坚持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就是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维护人民利益、关心民生疾苦、解决实际问题就要不懈奋斗、苦干实干;要清醒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必须以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奋斗精神、实干精神、担当精神乐观应对;要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气度和胸怀,不图虚名,多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不计较个人功名。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政绩,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始终和人民在一起,同甘共苦、不懈奋斗,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努力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实绩。

  

篇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坚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两篇 本文仅供参考 坚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篇一)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xx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这一重要论述,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进一步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究竟“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基本问题,指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1、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干事创业的目标追求。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 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正是因为这样,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支持,凝聚起巨大的前进力量。我们要继续站稳群众立场,自觉与群众打成一片,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我们是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注意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转化为系统的工作措施,再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无论是制定政策、出台规范,还是组织考核、评比表彰,都要增加群众的话语权,注重群众评价。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集中群众智慧,激发群众创造,使各项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

  3、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要全面推动责任落地生根。要层层压实责任,通过党政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的落实来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要强化源头防范。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改大管控大督查行动,一方面要对已经 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及时销号;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全面深入排查隐患、消除隐患,做到防微杜渐、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打牢安全生产工作基础。通过实打实的工作来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平安稳定祥和。

  坚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篇二) 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涵盖领域十分广泛,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既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也为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机遇。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统揽国家安全全局,创新国家安全理念,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他系统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习近平同志对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五个方面的要求。即: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 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突出抓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各方面安全工作。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必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嚣张气焰打下去。要坚决遏制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他强调:维护国家安全,要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规律,立足防范风险的大前提来统筹,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背景来谋划。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都要保持战略定力、战 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全面地、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

  

篇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有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 体会 范文 (六篇)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明确“发展为了人民”的目标、“发展依靠人民”的动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

   一、发展为了人民 中国共产党自立党之初就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秉承人民立场,要确保群众路线在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1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邓小平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做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明确“发展为了 人民”的目标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在发展中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最需要的帮助,落实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通过发展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必须真抓实干,强化目标导向,用扎实的工作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经常到基层去,到市场中,到群众身边,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最棘手的问题,让政策的落实效果掷地有声。

   二、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如马克思所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不断在大地上深耕细作,不断奋斗以追求人生的幸福,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创造历史。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践行“发展依靠人民理念”,就要在发展过程中,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维护好、发展好最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情再小也要去除。要始终心里装着百姓,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心里始终装着父老乡亲,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会、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乡村环境和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幸福田园生活。只有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才会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篇二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根本原则在发展理论上的创造性运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动力、趋向等问题的科学回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注重协同性和联动性,统筹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发展的平衡问题,注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拓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之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把握人民群众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鲜明回答了“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这一发展 中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彰显了党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人民至上的坚定立场。

   广大干部要始终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群众的拥护为工作基础,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为努力方向,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工作标准,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深入基层。作为一线窗口人员,我会始终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深入群众,多接地气,去接触群众、了解群众、融入群众,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多角度倾听群众的诉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二是坚持为民谋利。我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恪守为民之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难事、做好事,尽心尽力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让群众在一桩桩为民服务的事情中,在一个个为民解忧的点滴中感受到幸福和温暖。

   三是坚持勇于担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严格遵照敢于担当、廉洁勤政、敢于负责的原则,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纠正“四风”,打好作风建设“保卫战”,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篇三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是我们党的利益之所在、使命之所在、价值之所在、生命之所在。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脱离于群众之外的特殊利益,党员没有超越于群众之上的特殊地位,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历史,就是一部服务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核心是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站在人 民一边,全心全意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根本政治立场。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把改革发展责任扛在肩上,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不能搞花架子,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背离人民中心立场,危害人民根本利益,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党和人民的大敌。我们党历来反对形式主义。毛泽东就明确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不动脑子的东西”。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当前,形式主义已经成为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成为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就破解形式主义之弊作出部署。

   形式主义是一个顽症,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解决形式主义也非一日之功。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多样性、变异性,整治形式主义要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要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要从讲政治高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特别是漠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突出问题。

   整治形式主义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当前,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要求总体上是相适应的,充分展现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我们必须站在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拿出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决心和魄力,坚决向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开刀,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集中整治不走过场、不做虚功,确保取得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篇四 我参加了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三期培训班,通过三天的集中学习,本人认真聆听了安秀荣、李慧玲、张永侠、刘渤等教授的精彩授课,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纲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 90 年》等进行了系统自学,,深刻认识到这次学习的重要意义,使我增加增强了“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两个维护”,深刻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更加明确了人民法院审判的政治向和衡量标准,“以人民为中心”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理论指南。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方略之一。这意味着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诸领域、各方面与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明表达,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着的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新时代的理论集成创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也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每一个环节之中。

   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规律要求。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审判权,权力来源于人民,就要一切为了人民。当今我国已进入到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法院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坚定的人民立场,保持真挚的为民情怀,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审判质效,持续优化诉讼服务,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彻到司法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以适应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建立,健全司法便民利民机制,推 动法院工作在新时代取得新突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建设“沿海强县、美丽卢龙”作出新贡献。

   一、科学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是做好审判工作的政治基础。

   正确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要从三个方面解读。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我们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篇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心得体会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在全国各地考察中,“人民”、“为人民服务”是频率最高、分量最重的用语,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也是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路径。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意识,始终坚持忠于人民的核心价值追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与实践,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向一个新境界。

   一、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推向新境界,首先是将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意识推向新高度。

   (一) 牢固树立共产党的宗旨意识。2012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170 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布,共产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谋利益求幸福。中国共产党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为人民服务”。1942 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使用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44 年,在张思德追悼会上,毛泽东同志又概括出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革命队伍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在党的七大开幕词中,首次使用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对后来党的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大力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教育,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永恒课题。这一要求,既重申了党的一贯主张,又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说出了新形势下共产党人必须坚守的政治本色,道出了共产党人必须永葆的政治情怀。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全部价值所在,是我们立足新时代、迈步新征程的思想指引与行动指南。

   (二) 恪守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使命。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深刻的理解,并结合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 40 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这一阐释,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在今天,不忘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涵,就是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深切感受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那就是希望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他明确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三)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是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群众视作自己的长辈、自己的亲眷,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哪里有群众的需求,工作的着力点就在哪里,向群众聚焦,为群众出力,落实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惠民政策,大力增进人民群众福利,广大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贫困人口减少 6800 多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 7.4%,社会养老保险覆盖 9 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 13.5 亿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利益。

   二、始终坚持忠于人民的核心价值追求 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职位越高越要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追求,对于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应对新的风险挑战、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不能是空话,而是要通过努力让全体人民切实富裕起来。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每到岁末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总会出现在祖国最贫困的角落,嘘寒问暖恤困苦;公务再繁忙,也会抽出空来给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回信,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即便是在海外出席国际活动,演讲中依旧挂念国内的贫困人群。这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 河北阜平、湖南湘西、山东临沂、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等贫困地区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40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中国的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其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花的精力最多。跨越 40 多年的人生历程,从一个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领航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开发事业。

   (二) 坚持以人民评判为执政标准的价值理念。“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顺民心,就要坚持以人民评判为执政标准的价值理念。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更是衡量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得到了保障。”由人 民来评判一切工作政绩的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评判标准,突出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代表人民利益的深刻认识,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一个新境界。唯有真正掌握好人民评判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更有底气、更有力量。

   ) (三)。

  永葆职位越高越要忠于人民的公仆本色。在 2017年 12 月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政治局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做起。职位越高越要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为党的高级干部保持共产党人公仆本色,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明确了新标准、提出了新要求。永葆忠于人民的公仆本色,就是要为人民做事,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从黄土地到中南海,从下乡知青到党的总书记,从主政地方到领航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怀着人民公仆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一条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公仆之路。永葆忠于人民的公仆本色,就是要杜绝腐败现象滋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同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老虎”“苍蝇”一齐打,从党中央常委、到军委副主席,再到村官、镇长,一大批贪官落马,反腐败取得压倒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反腐败还没有取得彻底胜利,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情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他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明确指明“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顺应人民热切期盼,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也是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重要维度。

   (一)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的众多重要论述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发展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列宁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毛泽东同志更是明确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下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深刻理解和高度重视。

   (二) 坚持人民至上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人民立场,体现着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充满亲民、爱民、忧民、为民的真挚情怀和务实作风,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为最广 大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2016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全党同志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党的这一根本政治立场,决定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立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和责任担当,为新形势下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基础,为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指明了方向。

   (三)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指出: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他要求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他多次引用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用“枝叶情”来谈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在一次次的基层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都率先垂范,于细微处展示领导干部应该如何亲民、爱 民,为民着想。无论是对困难群众的关怀,还是对青年学子的期望,生动的细节里,体现的是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要把握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这种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更好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落在实处。

  

篇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学习心得体会 6 6 篇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学习心得体会 (一)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在第四个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总书记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了重要论述。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不忘初心,是共产党人许党许国、报党报国雄伟气魄的真理写照。

  发乎于“心”,以“无我”之境,勇幕奉献。何为“无我”?道家、佛家经典中常用“无我”来表现悲天悯人的情怀,倾向强调超脱于凡人的存在。清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曾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来区分中国古诗词的美学境界。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无我”则是指以国家前途为念,以民族未来为己任,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宝贵精神。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公仆,肩负着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崇高使命,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不计个人利益得失,时时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先,事事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方能锻造出心系人民、 行为人民的博大胸怀,培育出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见乎于“行”,以“有我”之境,担当作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让我对“人民至上”有了更深的体会,更能深刻领悟到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不能仅停留在喊口号层面,更要体现在勇于担当、勤于奋斗的点滴行动中。“有我”,是党员干部对自我角色身份的认知,亦是对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的新时代千部担当精神的深刻领会。“责任面前应有我,干事面前该有我,发展面前当有我”,简单的“有我”二字,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豁达胸怀,凝聚着“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刚毅品格,蕴含着“荀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毅勇气。“我是党员,冲锋必有我!”疫情席卷,卡口值守、入户测温,党员干部遇险不避挺身而出,展现硬核担当;洪峰过境,沿河值守、彻夜清淤,党员干部遇难不惧而奋勇向前,彰显为民情怀。一名党员一面旗,一句“有我”践初心,只要国家召唤、人民需要,共产党人永远冲锋在前! 显乎于“范”,以“忘我”之境,勇立潮头。谈到“忘我”,似乎都会联想到“忘我工作”这个成语,而此处“忘我”之境的“忘我”却是指忘记本我,以职责身份来引导自己的言行。共产党员是政治身份,也必然是第一身份,不只是个人的身份标识,更是对与其相关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的认知。在这重身份的背后不仅有荣光,还有责任和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是无比壮丽的崇高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国家和民族赋予新一代共产党人以时代重任,就需要广大党员千部团结一心发扬勇立潮头精神,主动迎难而上,全力攻坚克难。越是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越需要党员干部时时牢记“第一身份”、恪守“第一职责”,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上抵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恩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无私奉献中成就人生境界,在为民造福中实现自我价值。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学习心得体会 (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深刻体现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管理体系的本质属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发展成果,充分表明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管理体系具有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福利的显着优势,使我们坚定四自信具有更深的底气。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富裕不再停留在人们的憧憬中,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成为现实。

  一个国家的制度和管理体系不好,优越,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人民从心里守护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一个主要原因是它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利,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着优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同志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政党、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深刻体现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管理体系的本质属性。

  我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抢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49 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人民主义。永远保持新中国人民的本色,最重要的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家庭主导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制度体系,根据时代、实践和人民需求不断完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我国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决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贯穿制度建设的各个环节,进一步表现中国制度的优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显着优势,也是我国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显着优势。我党始终坚持人 民主体地位,把党的大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管理的一切活动中,把实现良好、维持良好、发展最广泛的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起点和立足点,不支持人民,不赞成人民,不高兴,不承诺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基本标准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管理体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终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薪阶层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党在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崴肌肉病毒,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在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领导力、大众组织力、社会呼吁力不断增强,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进一步发挥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管理体系的显着优势 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利。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求幸福。

  复兴。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初心使命在制度层面和国家治理上的体现,是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根本途径。

  和平安定是享有幸福生活的前提,是人民的基本需要。1840 年鸦 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战乱频仍,民生凋敞,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病。这一切灾难苦痛,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宣告终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主权和安全得到强有力维护,各种黑恶势力得到清除,中国社会长期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人们在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深深感悟到,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强有力的执政党,有一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过上好日子的好制度,至关重要,必须倍加珍惜。

  中国人口众多,实现丰衣足食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毛泽东同志指出:“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盛、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这一美好憧憬在新中国一步步变为现实。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荚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日益健全。一系列发展成就充分显示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显著优势,使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具有更加深厚的底气。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不断探索,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国家综 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无论灾害程度还是发生频次都大为降低,灾害发生后人民生命财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保全,经济社会也能很快得到恢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能不能有效防控并及时战胜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检验制度优劣和治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方针政策,确保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推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走共同富裕道路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保障下,全体人民正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自古以来,共同富裕就是我国人民的一个重要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富裕不再停留在人们的憧憬里,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遒路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日益成为现实。

  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中,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日益完善,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强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既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又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把人民对共同富裕的追求牢固建立在我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

  消除两极分化、缩小贫富差距,是走共同富裕遒路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消灭了剥削制度,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健全娥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促进娥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清除阻碍要素下乡的各种障碍,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随着其日益完善,“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社,走共同富裕遒路”的显著优势,必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进一步凸显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要求把人民对荚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把增进人民福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深刻揭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深刻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恩想的精髓要义,深刻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凸显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任何理论都有体现其本质的突出特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

篇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坚持人民至上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重视化解可能出现的‘疫后综合症’”……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共谋良策,心系民生冷暖、胸怀万家忧乐,“人民”是一个念兹在兹的主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在参加 xx 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着重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彰显了人民领袖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 反响,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同德、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彰显政党性质,也体现在重大关头的价值追求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上至 108 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 30 小时的婴儿,我们全力以赴投入救治,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抗疫斗争的“中国答卷”,充分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为什么我们党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那是因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除了人民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从根本上说,党的理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理论,党的路线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路线,党的事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精准扶贫,“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的反腐败斗争,“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 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强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才能在 960 多万平方公里大地上,书写下温暖人心的中国故事。

  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今天,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怎样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推进各项工作?怎样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怎样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说到底,就是要心里装着人民,始终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为民服务的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把人民至上刻写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中,让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今年全国两会上,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动:人民大会堂里,全体与会人员肃立默哀,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哀悼。“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践行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就一定能与亿万人民一起,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牢牢植根人民 “今年疫情原因,经济影响大吗?”“露天煤矿还有多少?”“两万人的就业方向都是什么?”“现在那边交通情况怎么样?”……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交流时,问得真切、讲得具体、想得深入,展现人民领袖心系人民、扎根人民的真挚情怀。

  “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xx 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牢牢植根人民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进一步增强了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回望过去,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征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正是因为始终把人民作为“源”和“本”,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惕励全党必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 入群众”,不断告诫全党“要注重防范化解脱离群众、动摇根基的风险”,正是要让我们党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一次次走进车间码头、深入田间地头,访贫问苦、问政于民,始终与人民在一起。我们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和惩治腐败,坚持不懈整治“四风”;我们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在制度层面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作出顶层设计……凡此种种,锤炼了党纪党风,密切了党群关系,凝聚起磅礴力量,集中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

  “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这是一个政党不变的誓言,也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风险挑战,9000 多万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4 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是新时代中国战风斗雨、再创辉煌的最大确定性。凝聚起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的人民力量,尤须进一步 加强党的建设,把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落实于行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发生因脱离群众而失去群众的风险,我们党就能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就会始终拥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

  “我是党员,我先上!”“身为党员就要冲锋在前!”“特殊时刻,不正是党员站出来的时候吗?”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斗,鲜红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前进的征程上,始终牢牢植根人民,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带领亿万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凯歌行进。

  紧紧依靠人民 在山西大同云州区,勉励“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在陕西柞水小岭镇金米村,赞叹“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在浙江宁波舟山港,希望“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争取优异成绩”……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各地的考察行程中,点赞人民力量,激发奋斗激情,汇聚起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信心与决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 本力量。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指出“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紧紧依靠人民”……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xx 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赞颂人民伟力,热情讴歌中国人民。掷地有声的话语,体现出鲜明的人民立场,诠释了一个人民政党不变的初心使命,彰显了一个百年大党的政治本色。

  大海,是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汇成的;史诗,是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书写的。回首来时路,中国共产党激励召唤着亿万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所在。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回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医务人员白衣执甲,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社区工作者昼夜值守,车间工人加班加点,志愿者无私奉献,亿万人民自觉防护……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 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团结奋战,胜利终将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决战脱贫攻坚时间紧要求高,落实“六稳”“六保”任务重难度大。越是乱云飞渡、风吹浪打,越要凝心聚力、群策群力。这次疫情给我国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和影响,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无论是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还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都需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把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汇聚到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上,就能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聚合 14 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非凡之 智,我们的伟大事业必定无往不胜。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人类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

  6 月 2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总书记站在国家整体战略高度,着眼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深刻总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经验教训,精辟阐明卫生健康事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系统论述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筑牢防护网隔离墙、推进公共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法制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于全党全社会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推动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切实维护人民安全和健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卫生和健康事业、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持预防为主,稳步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成功防范和应对了甲型 H1N1 流感、 H7N9、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疫情,主要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同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xx 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伟大斗争,深刻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面对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些成就的取得,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展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百度一下“奇幻写作星球”,每天更新公文素材,海量材料无限下载,打卡送 1 年材料库会员。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 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健康需要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还要看到,人民健康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

篇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3 3 篇 范文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根本原则在发展理论上的创造性运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动力、趋向等问题的科学回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注重协同性和联动性,统筹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发展的平衡问题,注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拓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之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把握人民群众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鲜明回答了“依靠谁发展、 为了谁发展”这一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彰显了党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人民至上的坚定立场。

   广大干部要始终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群众的拥护为工作基础,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为努力方向,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工作标准,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深入基层。作为一线窗口人员,我会始终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深入群众,多接地气,去接触群众、了解群众、融入群众,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多角度倾听群众的诉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二是坚持为民谋利。我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恪守为民之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难事、做好事,尽心尽力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让群众在一桩桩为民服务的事情中,在一个个为民解忧的点滴中感受到幸福和温暖。

   三是坚持勇于担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严格遵照敢于担当、廉洁勤政、敢于负责的原则,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纠正“四风”,打好作风建设“保卫战”,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 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心尽责为群众化解难题,将心比心体恤民情,努力以新作为推动新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毛泽东同志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实践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着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努力,近 40 年来从未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以人民为中心置于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是进一步弘扬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更是政治立场和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发扬群众路线的真谛和精髓,不断完善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发展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 展。《共产党宣言》指出,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回答了“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这一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彰显了党热爱人民、服务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和感情。发展的主体是人民。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过去,我们强调比较多的是调动人民的积极性。现在,还应该更多强调人民的创造性。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创造,激发人民的创造热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才能创造今天的发展奇迹。在新时代的进程中,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打造“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的命运共同体。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以新作为推动新发展 把握住“人民群众最迫切期盼解决的问题”,就是最需要改进的工作领域。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 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要体现在治国理政理念上,而且要转化为施政的具体举措。这就要求我们在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基础上推出更多民生工程、实施更多惠民举措,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应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努力”,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发展经验,不断提炼升华,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注重协同性和联动性,统筹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发展的平衡问题,注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拓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之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如,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中国互联网经济增长速度全球第一,仍然具有较大增长潜力。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就是顶层设计 与人民群众创造相结合的典范。由此可见,把顶层设计与人民群众创新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改革举措真正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有着丰富具体的科学内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我们要学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先必须要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思想本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民生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学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忠诚担当,全力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

   二、深刻认识税收职能作用与民生的关系 (一)税收组织收入的职能,是民生建设的重要保障。民生建设需要依靠强大的财力作保障,没有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保障 和改善民生就是空谈。近年来,国家通过税收筹集财政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维护社会治安,在改善民生上不断加大投入,促进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当前我们的经济社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来为之提供财力保障,这就需要发挥税收的聚财功能,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税收与民生息息相关,税制的设计、税收政策的调整、税收负担的高低及税收优惠的落实等,无不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税收通过累进的所得税税率,高收入者适用高税率,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减轻低收入者税收负担。与此同时,税收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在“降成本、补短板、促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也在间接改善着民生。

   三、在实际工作中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岗位职责,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加强反避税监管习近平主席在 G20峰会上强调要“深化国际税收合作,加大打击逃避税行为的力度”,当前国际间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国际税收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跨国公司通过低税率地区和避税港来侵蚀我国税基、 转移我国利润的避税行为日益普遍。税收避税行为损害的是国家税收权益,归根到底损害的是人民的利益。今年反避税调查局组建以后,积极探索反避税和跨境税源管理工作新机制,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着力防范打击避税行为,将反避税业务流程规范化、标准化,着力构建多部门联动、数据共享共用的大征管格局。

   (二)回应民生期盼,服务“走出去”纳税人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市“走出去”企业和个人境外投资热度持续增长。但是,“走出去”纳税人在境外投资时也面临许多拦路虎,比如境外税收信息收集困难,涉税争议难以解决、遭遇双重征税等。为回应纳税人诉求,解决“走出去”纳税人痛点,我们要建立“走出去”企业和个人清册,联合国税对重点“走出去”企业开展上门服务,解答“走出去”企业遇到的税收问题,有针对性地宣传“走出去”相关税收政策,让企业提前防范境外投资税收风险,助力企业远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篇 2 纵观历史,华夏文明灿烂辉煌无一不是由人民创造的,整个新中国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逐中国梦的探索史、奋斗史和创业史,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书写了传奇,实现了经济腾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讲话,是遵循历史的客观总结,也是指明党和人民鱼水之情的肺腑之言,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伟大情怀。

   人民至上就是要凝聚人民群体智慧,迎战历史磨难。人民是历史车轮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缔造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人民是真正的主力军。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海外华人……人民的伟大力量汇聚成全民抗疫的中流砥柱,而人民的智慧在这场战疫中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网格化管理、无人机喊话、村村响喇叭、一户一人出行制度……各出奇思,各用奇招。这场全民战疫中,闪烁着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展现出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在人民的“英雄光辉”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中国正一步步取得积极成效。

   人民至上就是要密切党群血肉联系,牢牢扎根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水,我们是舟,如果为官不为民,舟就会沉没。党员干部要带领好、引领好、服务好人民,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既考验领导魅力,更体现人格素养。疫情这块“验金石”,更让许多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锤炼了党性,提升了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人民至上就是要牢记初心践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旦脱离人民,背道而驰,我们什么都不是。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与人民的“鱼水”关系,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人民群众缔造了历史,创造了财富,就应共享发展红利。

   当前,中国人民向党之心空前凝聚,爱国之情空前高涨,奋进之力空前强劲。疫情过后,广阔天地必将大有作为!

推荐访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思想 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1.度个人思想工作情况总结8篇(范例推荐)

2.普通员工年度思想工作总结4篇

3.个人思想工作总结2000字6篇(范例推荐)

4.2024年预备党员预备期思想汇报9篇

5.学生个人思想工作总结学生个人总结6篇(完整文档)